整个京城都由镇海军把守,羽林卫很快被他控制,百官违逆者立斩,街市一片鲜红,百姓不敢出门。
这些日子太皇太后与风明一直被关在慈宁宫,开始还有食物,后面连清水都没有,祖孙俩只能靠积雪苟活。
可就在今日,许崇义声称敬王已被阿夜所杀,赵公公冒死点燃的狼烟很快被扑灭,太皇太后在绝望之中举火焚宫。
“顾晚章呢?”姜菡萏问,“他没有把消息带回来吗?”
“什么消息?”太皇太皇问,“许崇义说他和敬王一同死在了庆州。”
姜菡萏明白了。
许崇义是乱世枭雄,从一名低阶武将爬到眼下的位置,经过了多年的筹谋与等待。他本该慢慢守着风明登基,待太皇太后与敬王离世,他便是世间最强大的人,那时再从风明手中夺权,易如反掌。
可是顾晚章带来的阿夜是昭惠太子的消息。
阿夜不是风明,以阿夜的善战,一旦登基,帝位便稳若泰山,许崇义永远也不可能有机会问鼎天下。
于是许崇义选择了铤而走险,孤注一掷。
他封锁了京城,隐瞒了这个消息,一面逼宫夺权,一面准备除去阿夜。
很可惜,他的盘算落空了。
“皇祖母……”风明在这时醒来,迷迷糊糊间扑在太皇太后怀中,“呜呜呜呜皇祖母……我以为我死了……”
太皇太后抱着他,泪水长流:“明儿太小了,担不起整个天下,你说的那昭惠太子又做了许崇义的义子,老天不佑我大央,风家无人了……”
“谁说我风家无人了?”
外头的战事已经了结,许崇义兵败被擒,押入天牢,敬王大踏步进殿来,声若洪钟,“站在这里的不就是吗?!”
太皇太后顺着他的视线,看向姜菡萏身后。
阿夜习惯性站在落后姜菡萏半步的位置,身材高大,挺拔,眉宇间气质森冷,不怒而威。
“他便是昭惠太子风晔!”敬王大声道,“皇嫂,大央后继有人,这便是咱们的中兴之君!”
太皇太后又是震惊,又是
讶异,向阿夜招手:“好孩子,快过来,让哀家瞧瞧。”
阿夜走上前,姜菡萏把玉坠拧开给太皇太后看,敬王在旁边大肆夸赞阿夜如何一枪扎倒大旗,两枪捅破城门,神威盖世,天下无双,简直就是长庆帝再世。
太皇太后眯起眼睛,她看到的不单有这些,还有昔日佛堂内那个静静合什为菡萏祈祷的少年。
有雷霆手段,亦有菩萨心肠。
那还等什么?
太皇太后微微哽咽:“国不可一日无君,阿晔,你须得尽快登基!”
“好。”阿夜一口答应,“登基的时候,能不能封后?”
他说着,望向姜菡萏,不用开口,目光中的期待已经把他想说的话都说完了——他想和菡萏一起登上宝座,他当皇帝,她当皇后。
姜菡萏悄悄道:“自古以来都是先登基,再封后,你莫要乱来。”
“也并非尽皆如此。”太皇太后道,“昔年太。祖登基之时,封后大典一同举行,皇帝与皇后一起接受百官与万民的朝拜,从太庙回到乾正殿,再去坤和宫举行婚礼。”
阿夜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原来姓风的人里面并非全是承德帝那种废物,也有这样的英明之辈。
他对他的祖先稍感满意。
第82章
事莫大于正位,礼莫盛于改元。
登基大典本就是世间最盛大的典礼,何况再加上封后大典一起,以顾晚章为首的六部官员每天都忙得脚不沾地,只恨自己没有生出三头六臂。
大央的官场先后经历过三轮清洗,到此时几乎消耗殆尽。最后一场清洗时顾晚章被关进天牢躲过一劫,待他被放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仅存的唯一一名侍郎。
大典在即,顾晚章立即被提拔为尚书,兼管吏部、礼部与户部,全权主办登基大典与封后大典。
大央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状元郎,至此成为大央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尚书大人。
顾尚书在忙成陀螺的间隙里,许家姐弟向他递上一只信封,请他转呈给皇太子殿下。
登基大典礼节众多,此时阿夜正在太庙斋戒,须得满七日七夜,方能举行大典正位。
许崇义兵败后被打入天牢,镇海军成为战俘,关在城外战俘营。许南珠与许南风姐弟俩则因为在阵前拨乱反正,弃暗投明,不单保住了麾下那群镇海军,自己二人也免受许崇义牵连。
“这是?”
“大人呈给殿下,殿下一看便知。”
短短半月的时间,许南风脸上瘦了一圈,眉峰与鼻梁水落石出,他身上那股属于少年的阳光爽朗淡去了不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属于男子的沉稳落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