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唐公务员捉妖日常(129)

作者:巨型野兔 阅读记录

正是前几日,他抽出空来,亲自清点觉顺大师遗物,这才在其中找到一封信。信封用封蜡封好,上书“杜月昇少卿亲启”。

他立刻叫人请杜月昇来天仁寺。

正巧当日圣人于花萼相辉楼设端午宴席,杜月昇忙碌多时,待到夜幕降临才到。

慧空记得很清楚,当日也是在这讲经堂内,杜月昇匆忙赶到,神色出奇地紧张。

接过那封信时,他一脸专注,故意别过身去,在烛光下看了半晌,又迅速地收起来。

“慧空师傅,今日我见过你之事、觉顺大师给我留下信件之事,千万不可再与任何人提起。否则,可能引来杀身之祸。”

杜月昇这么说道,脸色铁青,但眼神严肃坚决,仿佛慧空不答应,就当场杀了他一般。

慧空心头一震,张了张嘴,刚要开口询问。

杜月昇打断他道:“师傅还是不知道缘由的好。”

慧空只得点了点头。

他虽与杜月昇共事不长,但也能感到此人做事踏实,为官厚道,不似随意玩笑之人。

可是为何杜月昇会说这样古怪的话呢?觉顺师父的信里到底写了什么呢?

真的会引来杀身之祸吗?

慧空一时想不明白。

直到第二日,他听到杜月昇在天仁寺外惨死的消息。

惊愕之中,他却忽然想到——若杜月昇是因觉顺大师留下的信件而死,那凶手又是如何得知他看到信了呢?

想到这里,慧空呼吸急促,连念诵的经文又乱了起来。

凶手要么是跟踪杜月昇至天仁寺,要么就只能是……

“慧空师父!”

讲经堂进来一个小沙弥叫他,慧空惊得一抖。

“鸿胪寺又有文书来。”

慧空转过身来,额上一层薄汗,但脸色已经恢复如常。

他接过文书,说的是公务,仪式当日,茀夜使节和高僧将献佛祖十二岁等身镀金佛像。作为交换,天仁寺亦需准备回礼。

落款是杜月恒,正是杜月昇的亲弟弟。

心烦意乱,慧空皱了皱眉头,一抬眼撞上金身佛的那双异色的眼,好似在诘问他——

可怜兄弟同气连枝,你为何又要隐瞒真相?我辈修行之人竟如此贪生怕死?若不能查明真相,说不定连天仁寺都将牵扯其中,又如何完成觉顺师父重振寺院的宏愿呢?

慧空咬了咬牙,别过脸去,不再看那佛像,将文书收好,向另外二位长老取了钥匙往法藏院而去。

***

法藏阁不在前院,而在讲经堂之后,藏经阁西侧,占地不大,在天仁寺壮阔的伽蓝中并不起眼。

但长年殿门紧闭,木门挂三把铜锁,钥匙分别由住持、上座、监寺保管。

前朝时,先祖尊崇佛教,天仁寺又是长安城中首屈一指的寺院,其中既有达官贵人们供奉的各式法器;又有各国来朝进献的佛家物品;还有寺院内,历代大师打造的各种珍宝。连觉顺的舍利,如今也暂时安放此处。

因此,天仁寺说起准备与外交换献礼,一般便先会在法藏阁挑选。

此时,已经日暮西沉,暮鼓回响,天色渐暗。

只见法藏阁外还站着一个僧人,穿一件白得褪色的僧袍,双手垂在身侧,似乎在对着法藏院大门发呆。

慧空一愣,认出他是前一阵来挂单的云水僧——悟尘。

“悟尘,你在此处做什么?”

悟尘好回过神来,平静地行礼道:“贫僧此前于贵寺挂单,多得觉顺大师照顾,听说大师舍利尚存放此处,前来凭吊。”

慧空对此人印象不多,只点点头,看了他一眼,没有多余的动作。

悟尘欠了欠身,转身离去,慧空这才拿出钥匙,开锁进入法藏殿内。

门一开,灰尘四起。

这是一座高大木制阁楼,阁内不设窗,仅靠顶部半透明云母片透光,光线朦胧。

正中摆最显眼处蕃所赠鎏金边镀银三重曼荼罗坛城,镶嵌玛瑙、绿松石、各色宝石。左侧为各路居士供奉法器,右侧为外国赠送珍宝,各式精美佛像、讲经图、香炉等整齐摆放。

慧空在其中踱步,思考良久,终于选定一座贞观年间天仁寺所造佛陀金像作为回礼。

离开时,却忽觉一阵异样——

坛城上,随意地搭着一张丝绸卷轴。

坛城是佛国的化身,怎会有人在其上放置东西?

慧空奇道,伸手掀开来。

那是一副绘在在丝绸之上的画,颜色异常艳丽。

一眼看去,慧空以为是普通的佛陀讲经图卷。

但再仔细辨认,画上是一个身披赤色袈裟的茀夜僧人,右边则是一个汉人男子。

僧人一侧写着一行茀夜文和唐文:松丹云。

慧空这才反应过来,二十年前,这次来的茀夜高僧松丹云曾到过天仁寺取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