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来讲,就是村里的媒婆们发现杂货铺这地方是个非常好的相亲场所,两家人来这里也都比较近,外村的人来也不会出现太偏僻找不到地方的情况。
而从村里人的眼光来看,在这地方相亲可比坐在媒人家里要体面很多!干干净净的据说和镇上那些个茶室差不多的地方,所有人都能有位子坐,还可以随便畅聊!老年人喜欢的瓜子桂圆干它有,年轻人喜欢的奶茶(我说的是香飘飘那种)小蛋糕它也有!
就感觉坐在这里相个亲,都觉得自己倍儿有面!
于是营业的第二天,只是一对男女来相亲,到了第三天,就变成了三对,到了第四天,除了来相亲的,之前那对相亲成功正在接触的男女也又一次来到了这个全村看上去最适合小情侣出没的地方!
于是佩佩在震惊过后,就默默在晚上不做晚饭的这段时间,掏出仓库里的桌布啥的,开始一张一张桌子的布置——
摊上浅色的桌布!让整个氛围看着柔和一点!
让孩子们去看看有什么花花草草能摘回来的(农村可没有路边的野花不能采),每一桌放个玻璃杯假装是花瓶然后塞进去!
再把桌子和桌子之间的空隙拉拉大——要是相亲的时候被隔壁桌听见,那种感觉其实也挺尴尬的吧?
而对于石大少爷来讲,他在摆脱了快递小哥这份工作之后,接手的另一份新的工作则是,嗯,就是洪星星和医生男的扮演者问到的那个,接送孩子们上下学,以及,课后作业辅导。
听到此事的洪星星忍不住怀疑——
这节目真的是拖拉机商赞助的吗?
不太像啊。
怎么感觉是她代言的那个培训机构赞助的?
第153章 赚钱的第一百五十三天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 很多以前从来听都没听说过的服务业项目应运而生,成为很多为了追赶上城市化进程的家庭不得不购入的生活必需品。
“小饭桌”算是这个进程里服务环节中的一项。
城市在发展,很多家庭不再像以前一样, 总有一位家庭成员能够在家负责后勤工作,在夫妻双方都在外工作、家里的长辈也都各自为了生计或者别的什么找到新的工作之后,家里孩子每日的上学放学等一系列需要家庭去承担的部分就会出现缺失。
这种时候, “小饭桌”就这么自然而然的出现了。
他们开设在距离学校很近的居民区, 在每天放学之后会负责把孩子接到这里, 看管孩子写作业, 偶尔提供辅导,并且管孩子们的一顿饭。
有的时候不仅仅是晚上,还会有中午, 还能留孩子们中午在这里午睡呢。
然后等到晚上, 孩子的家长结束一天漫长的工作,抽出空了,再把孩子接回去。
这种服务到底是什么时候产生的不知道, 反正等大家意识到有这么一门生意的时候,连晋江文学城的美食文里,女主角都开始开小饭桌了!
当然, 以上这些小饭桌与此时诞生在《偶然的店长》里的石大少爷接送孩子这个服务, 那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我们只能说, 随着富强村一点一点走向富强,确实有不少家庭出现了这方面的需求。
谁不想自己亲自送孩子上学呢?
你不亲眼看着孩子进校门, 你能放心?你就不怕孩子在路上遇到什么,今晚回不来了?
谁不想自己在家里给孩子辅导功课呢?
但你自己知道自己的文化水平也就小学,孩子问你问题你真的敢答吗?
就在所有人朦朦胧胧想要些什么, 但又说不出自己的需求到底是什么的时候,杂货铺诞生了。这家已经承担了不少功能的杂货铺,在这个时候让有需求的村民们看到了希望。
一开始是因为石大少爷的加料版鸡蛋饼被家长们再次发现了——是的,总有孩子当场这个鸡蛋饼是吃不完,或者惦记着要把好东西留给家里人,吃一半留一半非要带回家的。
家长们的好心,嘉宾知道,同样的,石大少爷的好心,这些家长透过这次的鸡蛋饼事件也看出来了,与此同时,他们看出来的还有停在杂货铺水泥广场上的来自赞助商提供的进货用的拖拉机。
于是他们提出一个小小的请求,就是希望每次石大少爷去镇上进货的时候,能不能到时候顺道把他们家要上学的那几个小崽子一起顺路捎上?
为此他们愿意支付一笔路费。
石大少爷也一直到这个时候才知道,他一直以为的,所谓上学就应该是背着书包离开家走个十分钟,到他的摊子上买个鸡蛋饼,然后再一群孩子快快乐乐哼着歌走个二十分钟就能到学校,实际上只是他以为!
真实情况是,这些孩子从家里出发,要走十几二十分钟才能相遇汇合,再走个十五分钟,才能抵达他的鸡蛋饼摊位,买了鸡蛋饼之后,还要走一个半小时(脚程快的话是一个小时十分钟,慢的话也可能是两个小时),才能抵达学校去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