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娱乐圈专业亏钱人(367)

作者:清明鬼 阅读记录

此时虽然到了四季度,但田里不是没有活,对于目前随着青壮力人口外流出去打工,种田对于留守在村子里的村民来讲就是一件非常费心费力的事情了,在这种情况下,一家人往往很难凑出一个人头来准备午饭。

这种时候,佩佩的这个午饭摊就很有意义了。

虽然烧菜用的都是调料包和浓汤宝,但重油重盐人吃了就有力气啊,广大村民都很喜欢,中午经常几个人搭伙点个四个菜(佩佩一顿也就只做这四个菜),凑一起把饭给啃了,赶快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

到了晚上,不少本身就很喜欢这种滋味的家庭就会让孩子跑来点菜,一家基本就点一个菜,也不是真的回家去吃这个菜的,人家是打算把这个菜拿回家,然后二次加工一下,让所有菜都有这种他们日常搞不出来的味道。

不过这个晚饭服务很可能过段时间也会取缔。

因为佩佩小姐姐深刻认为,既然人家也不是想要吃我做的饭,那干嘛要做饭呢?我直接卖这种调料包不就好了?

这周是没办法,我们进的调料包和汤包太少了,不够卖,只能我做大锅菜然后分销出去,等下周我们东西卖得差不多了去进货的时候,进他个十来箱!

我卖调料包不香吗?

干嘛要自己费心费力做晚饭呢?

这振振有词,这有理有据,听得节目组众人端着茶杯都直接给愣住了。

但这并不代表着两个人的工作就真的减轻了。

因为随着部分工作的减少,另外也新增了很多之前没想到过的新业务。

比如厨师佩佩这边,早饭和晚饭是省了,但新增了一个下午茶的服务。

嗯,是的,下午茶。

成年人种田,而已经摆脱了这些业务的老人就喜欢在下午太阳暖洋洋的时候走出来,以前他们都只能自己搬个长凳到某条路某棵大树下面,一边手里做一点活,一边看着自家的小孙孙,几个人凑一起聊聊天,看看这已经看了几十年的风景。

但现在!

这群老太太们有新的去处啦!

每天下午,他们就结伴带着学龄前的孩子们到杂货铺的大广场集合!

这个地方好啊,以前他们还要自带板凳,这里直接就有!不需要带!

以前他们每次聚会就那么几个人,因为再怎么说,几年前他们也都是四个不同的村子,所有人都已经很习惯按照自己原先村子的集会地点集合了,但现在不一样了!杂货铺这个地理位置可是驻村干部们精心挑选的啊!主打一个对所有村落都很近,走过来非常方便!还可以认识以前不认识的新的姐们儿,听到很多以前都不一定能听说的新的八卦!

以前他们一群人聊天,还要眼观六路,时不时关注一下自家那个调皮捣蛋的小孙孙,别趁他们不注意跑远了、跑去河边了、被拍花子给拐了,现在,孩子们下了地那是有活干的!他们可以去分拣快递!然后去领糖!比之前可安全多了!

更不要说以前他们聚在一起,水啊吃的啊都得自带,现在不用了!带钱就行了!让人家老板娘(就是佩佩)给泡一壶茶,炒个香瓜子,炒个花生米,一个下午就美美的过去了!

对于佩佩来讲,她需要做的就是下午要泡茶,以及学会炒瓜子和花生米。

一开始她是打算偷懒直接用包装好的那些瓜子花生米代替的,但是村里人在尝过一次这种袋装花生和瓜子之后,纷纷认为这种炒货口感没有现场炒出来的花生瓜子好吃!

于是,好不容易从早饭和晚饭中解脱了的佩佩就不得不在下午撸起袖子,在老婆婆们的指挥和帮助下炒起了瓜子和花生,她现在还懂怎么炒椒盐味和怎么做奶油味了,也是离谱。

另一个则是一直没有被废掉的宵夜环节。

在原版《偶然的社长》节目里,宵夜是老年大叔大婶们聊天的时候,忙碌了一天的人们非常喜欢在这个时候约三五好友小酌几杯。

但华国的小村子里,这种约三五好友小酌两杯的剧情不需要发生在杂货铺——男人们往往就是一挥手,把哥们儿带回家!直接在家里小酌!

但这并不意味着宵夜环节就没有了。

它还存在着。

只是这个服务对象……

每次半夜里,导演对着显示屏看着外面的宵夜摊上坐着的村民们,都会觉得国家和国家之间这个文化差异是真特么的大。

谁能想到呢?

在国外专门用于给成年人释放心理压力的宵夜环节,到了国内的村子里,就变成了一个——

相亲角。

水泥广场上那几张桌子莫名其妙的就在某天晚上多出了两对人在那里坐着。

一开始嘉宾们和节目组都不知道这两对人是来干嘛的,等到发现这里面有个女的(也可能是两个女的)话非常多,话里话外都在夸边上一个年轻男孩或者年轻女孩,这才恍然大悟这是发生了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