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回忆如同潮水般涌来,让她的心情变得复杂而难以言喻。
“旧衣穿在弟妹身上,倒是如同新裁的一般,透着别样的温馨与朴素。”李澄的目光在韶书雪身上流转,忽然伸手轻轻拈起她鬓边垂落的发丝,翡翠菊花钗的流苏随风摇曳,轻轻扫过她细腻如玉的颈侧,激得她起了一层细粟,脸颊微微泛红。
他细细端详着她,目光停留在她染着凤仙花的指甲上,那抹嫣红犹如晨曦中的朝霞,格外引人注目。这抹嫣红让他不禁想起昨夜莲花在他胸口轻轻抓挠时留下的痕迹,喉结不自觉地滚动了一下,眸色更深了几分。
正当此时,谢蒙恩去而复返,身后紧跟着的小太监,手中捧着一个描金漆盒,显得异常庄重。李澄接过盒子,轻轻打开,只见里头躺着一支精致无比的赤金累丝灯笼珠翠步摇,凤凰口衔的明珠更是足有龙眼大小,璀璨夺目,熠熠生辉。
“和静已经正式封为了乐山公主,你这个亲生母亲,自然也应该有些体面。”李澄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他亲手将步摇插入韶书雪的发间,金凤展翅的棱角轻轻擦过她头皮时,她微微颤抖了一下,感受着皇帝的撩拨与暗示。
此时,李澄凑近她的耳边,用气声说道:“今夜子时,含象殿偏阁。”
他的声音如同春风拂面,却带着一丝不可言喻的挑逗与神秘。
很久没有男人呵护了,不,韶书雪是从来没有男人这么撩拨过她,这让韶书雪的心头不禁涌起一股莫名的悸动与期待。
韶书雪猛地抬头,正对上李澄意味深长的眼神。远处传来更鼓声,她数着心跳,一下,两下,直到李澄的龙辇转出宫道,她才发觉后背衣衫已被冷汗浸透。两个贴身丫鬟要扶她,却被她抬手止住。
第44章 君恩
◎临幸◎
含象殿偏阁内,微弱的烛火摇曳到三更时分,映照出韶书雪紧锁的眉头和紧攥帕子的手指。她坐在罗汉床上,心中波澜起伏,忽听得窗外传来轻轻的响动,似乎有人正在接近。
此时,李澄的龙辇缓缓转进宫道,带来一阵夜风,吹得烛火将灭未灭,这烛火就跟韶书雪的心境一样不安。
李澄也不等宫人上前伺候,径自步入偏阁,动作熟练地解开龙袍玉带,露出里头洁白的中衣,他的面容上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疲惫。
韶书雪见状,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男人只有在轻视女人时才会直奔主题,她这辈子受够了这种轻视,指尖不自觉地掐进了掌心,留下几道深深的印痕。
“陛下这是要效仿先帝与你母后?”白日里心里的期待化作了失望,几个时辰前,她以为李澄是真的怜惜她,却没有想她是高估自己了。
李澄却笑了,那笑容中充满了讽刺与不屑,犹如冬日里刺骨的寒风,让人不寒而栗。他缓缓伸出手,轻轻抚过韶书雪发间那支璀璨夺目的金凤步摇,动作轻柔而优雅,仿佛是在欣赏一件珍贵的艺术品,眼中闪烁着玩味的光芒。
“你还有心情讽刺朕?”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每一个字都像是带着千钧之力,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无尽的嘲讽与轻蔑,仿佛韶书雪在他眼中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蝼蚁。
“你的小命还要不要了?”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威胁与挑衅,明明白白告诉韶书雪,她的生死,只在他一念之间。
他指尖划过她鼻梁,力度轻柔却带着彻骨的寒意:“朕前些日子还高看你一眼,没有想到是朕有眼无珠。弟妹,和静这辈子的荣华富贵你不要了?河东韶氏早把你当作弃子了吧?李澈和你的儿子们都死了,他们在你身上看不到任何希望,你以为你活着还有什么指望?”
韶书雪浑身一颤,眼中闪过一丝绝望与不甘。电光火石之间,她下定了某种决心,她跪在地上,闭着眼睛,声音颤抖:“请陛下怜惜弟媳,妾身自知微不足道,但求陛下怜惜。”
她的语气中充满了哀求,眼泪早就划过脸颊,顺着脖子滴到了地上。
李澄猛地捏住她的下巴,力道大得几乎要将她的骨头捏碎,在她的脸颊上印出一道明显的红痕:“怜惜?刚刚不还牙尖嘴利地往朕的痛处上戳吗?朕的耐心是有限的,你既然看不起朕,朕还怜惜你做什么?”他的语气中充满了威胁与冷酷,每一个字都如同冰锥般刺入韶书雪的心底。
韶书雪的脸色苍白,她感受到了李澄身上散发出来的那股可怕的气势,仿佛随时都能将她吞噬。然而,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勇气,她竟然突然抱住李澄的大腿,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却又坚定地说道:“陛下,弟媳刚刚只是鬼迷了心窍,一时冲动之下才说了那些冒犯陛下的话。弟媳深知自己罪该万死,但求陛下能够开恩,宽恕弟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