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宫里有莲花(120)

作者:姽婳人间 阅读记录

长广公主再次福身行礼,声音中带着坚定与感激:“儿臣谨记父皇教诲,定不负所望,努力学习,勤奋工作,为朝廷和百姓贡献自己的力量。”

次日清晨,长广公主便早早来到了户部。户部尚书早已接到了皇帝的圣旨,对长广公主的到来表现出了高度的重视和热烈的欢迎。他亲自走出尚书府,亲自将长广公主引入一处环境优雅、氛围安静的房舍,并特意安排了几位经验丰富、德高望重的官员作为她的导师,以便她能更好地学习和了解户部的各项事务。

长广公主初到户部,对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浓厚的好奇与深深的敬畏。她端坐在导师们面前,神情专注地听着他们的详细讲解,从财政收支到户籍管理,从土地分配到税收政策,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同时,她还亲自翻阅着户部的典籍和档案,仔细研究着历史上的政策变迁和当今的实际情况。每当遇到不理解的问题,她都会及时提出,虚心请教,展现出了一位真正勤奋好学、虚心求教的公主形象。

导师们见长广公主如此虚心好学,也都十分乐意倾囊相授。他们耐心地为她答疑解惑,帮助她逐步建立起对户部事务的全面认知。在长广公主的努力下,她很快便对户部的各项工作有了深入的了解。

在户部的日子里,长广公主不仅学习了户部的各项事务,还深入了解了宽乡制的推行难点。她发现,虽然朝廷一直在鼓励狭乡的百姓迁往宽乡,以缓解人口压力和土地矛盾,但百姓们对迁居后的生活却充满了担忧。

他们害怕迁居后土地无法保障,害怕在新的地方无法生存,到时候亦无法回到故土。

这些问题,都成为了宽乡制推行的一大障碍。

同时,长广公主还发现,宽乡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十分薄弱。交通不便、水利设施缺乏等问题,都严重制约了宽乡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吸引力。这些问题,都需要朝廷和户部共同努力去解决,才能让宽乡制真正落地。

长广公主细心地将一路上所见所闻的问题一一记录下来,回到宫中后,便立即邀请高密公主和金山公主一同前往莲花宫中,共商解决之道。三个公主围坐在莲花身边,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气氛热烈而专注。

高密公主突然眼睛一亮,兴奋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我们可以向父皇进言,建议在百姓迁居宽乡之前,先由朝廷出资,在宽乡地区修建一些简易的房屋和水利设施。这样一来,百姓们迁去之后便能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住,也能有水可用,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金山公主听后,也连连点头表示赞同,并进一步补充道:“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让户部官员在百姓迁居时,给予他们一定的物资支持,比如粮食、农具等必需品。这样一来,百姓们便能安心开垦土地,逐渐站稳脚跟,过上安稳的生活。这不仅能解决他们的眼前困难,更能为朝廷赢得民心,稳固江山。”

莲花循序善诱:“几位皇儿说言甚是,但朝廷亦十分困难,百姓之数亦十分巨大,物资的支持改为借用是否更加妥当?”

想起自己远离故土的痛苦,莲花又道:“百姓们离开故土总是顾虑重重,多是宁愿苦一点也不会愿意离开故土的,那么可以具体规定为:离开原来居住地千里以外的,免除三年租税;五百里以外的,免除两年租税;三百里以外的,免除一年的租税。”

第65章 阴谋

◎流言◎

长广公主是孝奕太子妃马氏所生,马氏为李沣殉情以后她受尽白眼,直到莲花抚养她以后才得到人间不可得的温暖,因此心中很是敬仰莲花。

她听着莲花和两位妹妹的建议,心中十分欣喜,她连忙将这些建议整理下来,准备再次向李澄汇报。

这一日,长广公主再次来到李澄面前,将她们姐妹讨论的结果详细地汇报给李澄。李澄听后,眼中露出赞赏的光芒:“朕的几个女儿如此聪慧,如此有心,朕甚是欣慰。你们的建议很有道理,朕会命户部官员详细商议,制定出可行的方案。”

黎天明这时进御书房呈上北陆探子的快报,李澄看了之后对长广公主道:“皇贵妃的母亲兵败自杀,你们几个公主可要多陪陪她。”

长广公主大惊,梅花玺主掌握北陆军政已经近三十年,她怎么会自杀呢?

长广公主道:“儿臣们在母妃身边陪伴自是应当,还请父皇也多陪陪母妃。”

李澄点头应允,道:“这事应秘而不宣,以免妃嫔们生出不该有的心思。”

长广道:“儿臣知道了。”

但贤妃云未希收买了李澄身边的奉茶小太监,很快知道了这个消息,她一早嫉妒莲花一个区区贡女却居于皇贵妃之位,因此存了心思要斗倒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