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外,林王、梁王、齐王和景王的兵马,从四个方向持着兵器而来,将围着丞相府的将士们也围了起来,只是几位诸侯王暗中调过来的兵力相对而言较少,这包围得便有些稀疏,显得不够势均力敌。
此时,叱南军中校尉袁昭出现了——庄王知道他已经是少帝的属下,但一时没时间对付一个小喽啰,便只强行让他休沐不值守,准备处置完了少帝他们,清算的时候再一并解决。
所以今日叱南军的行动,袁昭是没有接到命令的。但雁安城中能调动的兵力是有数的,庄王会动用叱南军,并不难猜到。
袁昭提前接到温催玉和卫樾的命令,守在附近,等着两边对阵后,带着他极为信任、也信任他的两个手下,策马跑出来把场面弄得更焦灼,也想要分散庄王能指使的兵力。
“庄王赵曜起兵谋反,围困陛下于丞相府中,诸侯王领旨救驾,叱南军、常继军将士悬崖勒马,及时回头!缴械不杀——庄王赵曜起兵谋反……”
常继军属于庄王私兵,此时并无动摇。
但叱南军只是因为庄王摄政、管着皇帝,所以一直也听从庄王安排,说到底并非庄王私兵,更无谋反念头。若是庄王派他们执行别的任务,艰难险阻也得上,可跟朝廷对着干……叱南军听到这话不由得慌乱起来。
袁昭和两个手下一路策马喊着,一路展示着圣旨——虽然将士们大概也看不清,但有个圣旨,总是更有份量的。
叱南军士兵们看向将领,又看看周边的常继军……
常继军中,中尉谭成武取箭射向马背上的袁昭,又踹了一脚想要撤离的一个叱南军:“别听他胡言乱语!没看到诸侯王都悄悄带兵进了国都吗,袁昭勾结诸侯王,想要弑君篡位,庄王殿下提前得到了消息,这才命我等围守在此护驾!谁敢撤,就地格杀!”
袁昭策马躲过了那箭,反手抓起挂在马鞍上的弓箭,也还了一箭过来。
谭成武持盾挡下,但袁昭接着送来了第二箭,箭矢穿过圣旨的布帛,把陛下亲笔和印章送到将士们眼里。
袁昭和手下人策马远离,还在喊着:“庄王赵曜起兵谋反——”
动静传入府内,一直没掺和的朝臣们实在坐不住了,有心开口说点什么,但还没张嘴就意识到说什么也没用。
反正已经进了这丞相府,这会儿飞不出去,索性现在低调点,待会儿若是这里面也打起来了,那自己就躲着点吧……
年轻一辈诸侯王里,除了景王卫榆之外,其他几个互相看看,确认对方应该也没提前知情,这才稍微舒坦一点,然后又担心起来。
“庄王,你什么意思?又想谋反吗!”
庄王看过去:“若说造反,几位引兵进入雁安的诸侯王,可不见得比本王罪名轻啊。不过不要紧,陛下不会有机会反口,咬你们一个意欲谋反之——咳……”
变故突生。
在场众人都瞪大了眼睛。
连温催玉和卫樾都错愕不已地看着庄王,以及庄王身后,那刚刚捅了他一刀的近侍。
近侍知道庄王会武,趁他还没反应过来,拔出刀后毫不犹豫又捅了第二刀,让庄王脚下趔趄、就此倒在了地上。
近侍这才连忙飞身跑远,直接来到林王面前跪下:“卑职幸不辱命,已将反贼制住!”
柳夫人吓得想要往林王身后躲,但又觉得好像林王比较吓人……
在众人的注视中,林王一笑:“这些年有劳了,快起来吧。”
庄王耳鸣目糊地倒在地上,想要撑起身,又咳出血沫来:“你……你们……咳咳……”
方才近侍靠近他身后,庄王其实察觉到了,但正好是在府外动静传进来的时候,所以庄王按往日习惯,只以为近侍是觉得马上要打起来了、想保护他,没想到最信任的一刀插在了他的心口上……
李丞相回过神,这局势还用分析吗,他连忙吩咐会武的护院:“快!庄王谋反,把他按住!”
但庄王那么信任的近侍,居然是林王的人……众人不由得忐忑,不会林王也要谋反吧……
“你们这么看着本王做什么,本王好歹姓卫,陛下是自家子侄,本王早年便担忧他安危,偏又鞭长莫及,只好出此下策,收买个眼线在庄王身侧,以保危难之时陛下生机,不过分吧?”
林王煞有介事地说,又半开玩笑似的:“还是你们担心,本王效仿庄王?那倒不必,本王带不了那么多人手来。”
“这近侍在庄王身边多年,兢兢业业、未有一分懈怠,才取得了庄王信任,得以不警惕他近身。方才既然庄王乱臣贼子罪名已经坐实,那便由他动手,快刀斩乱麻、擒贼先擒王,免得府外两边真打起来,伤的都是我大燕的将士,多可惜,是吧,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