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帝师声泪俱下(123)

作者:长尔鲨 阅读记录

——所以陛下你还是赶紧回去和庄王叫板吧,留在这里为难我干什么!

“景王殿下说笑了。”温催玉好脾气地回答,“那好,劳景王殿下把文书都留下吧,下官会尽快阅览。巡察行程安排也劳您留下,下官和陛下商议一番,尽快给您答复。”

卫榆见温催玉这么好说话、没有再刻意逗留的意思,而卫樾也没有对此横挑鼻子竖挑眼,不由得松了口气,心想果然这两人不是真想长留景国,之前就是在跟他比谁更有耐心罢了。

算了,如今能把人顺顺当当送走,就已然很好了,落了下风就落了吧。

卫榆命人把文书都搬进来,然后对卫樾行礼告退,又对温催玉说会等待驿馆这边的消息。

温催玉斯斯文文地颔首:“下官一定尽快。”

卫榆这才转身离去,途经院中又瞧见那把相思古琴,不由得手痒心也痒,又想到这几个月始终不肯再见他、不久之后也将要和少帝他们一起返程的李锳……

卫榆方才的“志得意满”不由得敛去,他抿了抿唇,寻思着在李锳离开之前,他还非得想个办法借到这相思琴,好歹用它叩开李锳的院门。

李锳不愿与他重修旧好,不愿再履诺想办法来景国长住、与他琴瑟和鸣,他难道还能强行把人扣下来吗……

只能最后再抚一次琴,便当作是离别的留念罢。

卫榆离开驿馆后,温催玉和卫樾倒是看了文书,好歹了解下景国最新的大小事务——当然,诸侯王表面敬重朝廷,但私下里必然都有自己的盘算,封地内的要务鲜少有当真详实写在文书里的。

除了实在瞒不过朝廷的事务,其他自然是能不写就不写。

朝廷也不好来硬的,故而文书之外,才有了实地巡察这么回事。虽然巡察行程也是诸侯王安排,但好歹比只有文书来得更真切些。

温催玉和卫樾看完了文书,接着就继续悠悠闲闲度日。

卫榆在王宫里等了五日,觉得就算是不识字要找人念来听,五日也够少帝和帝师听完那些文书了。

于是卫榆怀疑自己被耍了,温催玉那日只是看似和气,实则是拖字诀!

卫榆被气乐了,第六天特意在下午不早不晚的时候,再度拜访了驿馆——他前面几次都是正午之前来,发现每次卫樾都和温催玉在一块儿。

但卫榆就还不信了,这两人还能每时每刻都黏在一起不成,他这次换个时辰瞧瞧。

这次,卫榆倒是如愿了。

卫樾这会儿是习武的时辰,并未在温催玉身边,温催玉留在居住的院子里,闲来无事正在修缮卫樾昨日信笔涂鸦的画作。

听闻蔡庆禀报说景王来了,温催玉执笔的手微微一顿,抬眸看去:“景王殿下又来给陛下请安了?”

蔡庆低着头恭敬回道:“是这样说的。但陛下此时不在院中,奴才不知道能不能直接告诉景王殿下,所以只说来通传,还请温太傅定夺。”

温催玉笑了笑,放下笔:“不必多言,请景王殿下进来,我自与他说明。”

蔡庆应是,便退出去,将景王请进屋了。

卫榆进了堂屋,扫了眼独自一人的温催玉,笑起来:“哟,陛下这会儿不在啊,难得啊。”

温催玉一脸和气:“景王殿下又来请安,也是难得啊,不过不凑巧,陛下这会儿有事不便,只好由下官代为接待。景王殿下请坐,茶水自便。”

卫榆坐下了,挑挑眉:“温太傅独自在屋里做什么呢,看本王前些日子送来的文书?是否其中有什么晦涩难懂的内容,才让温太傅如此费神,至今都还没来得及回复对巡察行程安排的意见?”

温催玉轻叹:“原来景王殿下是又来催促我等尽快离去的,如此待客之道,下官闻所未闻。”

卫榆无语想笑:“温太傅说笑了,这话本王可不敢接,此处是大燕国境,陛下是大燕的陛下,哪有本王待‘客’之说?怎么,温太傅这监察史还有所盘算,不方便对本王说?”

“莫说是下官,便是陛下,来到景国王都这两三个月以来,也都堪称足不出户,能有什么盘算?这驿馆还能比雁安的皇宫住着更舒服不成,景王殿下想多了。”温催玉不慌不忙地打官腔。

反正话说得规矩漂亮,但表面一掀开,什么实质内容都没有,还是让人拿不准他到底在打什么主意。

卫榆索性直言:“温太傅,本王还是不信你和陛下有滞留景国的必要,我们也别互相试探干耗着了,你们到底想要什么,直说如何?若是本王能办到,定然为陛下办了,也免得陛下纡尊降贵在这偏远之地耽误日子。”

温催玉轻笑:“景王殿下心思太重了,陛下与景王往前素不相识,都是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陛下能有什么想从景王这里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