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野草生西南[年代](199)+番外

作者:冻青山 阅读记录

他不得不给这俩单独补课。谷娃子机灵倒是学得蹭蹭快,石娃子平时憨憨的,认字都困难,愣是学得恼火。周立行只能叹口气让他作为普通乘员和谷娃子一起行动。

周立行和沐明实作为车队负责人,则是要在“汽车技术人员训练所”里了解车队运营细则。

沐明实倒是很轻松,周立行也一学就会。一本不算薄的细则书,周立行三四天就看完了,能大段背诵。

“你这要是去参加科举,没准能中个举人。比那教书匠还懂。”

“这点东西算啥?以前都用过,不过是变个方式重新写上去。还有很多实际的东西这册子里根本没讲。”

毕竟周立行是参与了修建,并且真正意义是第一批在滇缅公路上开过车的。他倒是和一些老机工有共同话题,常一起摆龙门阵。

1941年11月1日,军事委员会运输统制局中缅运输总局在昆明成立,对外称中缅运输公司,接管了西南运输处在滇缅国际运输线上的业务,并设立了通讯管理事务所,建立运输调度专用无线电台15座,配备国内外附属单位,专职调度运输事宜。

这个新成立的管理机构比西南运输处拥有更多的事权,在昆明、楚雄、下关、保山、遮放设5个总站。

车队改分区管理制为段站分线管理制,车队分为直属和普通两种。直属大队归总局调度,担任临时紧急运输任务,并强调贯彻整队行车制;普通大队隶属于总站,规定行驶区域。

普通大队中,多了许多从南洋那边回来帮助国家的司机,大家亲切地称呼他们为南洋机工。

*

同月(1941年11月),周立行带领的车队集训基本完成。

他将全部车辆改装为"双层轮胎",外层橡胶内填沙土,大幅减少车辆侧滑率;又将一辆雪佛兰卡车改装成指挥车,车厢底部悬挂20公斤盐袋,作为简易减震系统,防止电台颠簸损坏。这些,都是从老一批南洋机工那学来的经验技术。是老机工用命为新车队交的学费换来的经验技术。

全队加上之前的50辆车,共180多辆车,700多人,分为四个中队。

一中队长王伟中,四十多岁,是最老的一批南洋机工,经验丰富,精通机械维修,是商会的老司机。常年风餐露宿,面色清瘦,比实际年龄老十岁,人称王师傅或老王,在车队成立之前就已要求他来担任第一中队长。

二中队长吕大华,人称华仔,二十出头。老家在大马做橡胶生意,打小接触车,在马来亚参加英国人的赛车比赛,力压洋人拿过冠军。是昆明新招募的南洋机工中的佼佼者,车技一流,能在弯道漂移。

三中队长严复民,原名复明,后改复民,忠义堂新津分堂的堂主,三十来岁,魁梧雄壮,为人仗义豪爽,带来的两百多弟兄人数仅次于总堂,可说是竭堂而出。他原本要随方结义出川抗日,被方留下作后备力量。方结义战死,他此番再也不听劝,执意要跟着□□把子来云南。

四中队,作为补充中队,中队长付志卿,是北平人,才十九岁,西迁到西南联大读书的学生,家里亲人也来了昆明,家中生活拮据。他读过书,明事理,训练成绩是全班第一,沐明实一眼相中他之后,提议让他当中队长。

护卫队是有战斗经验的精锐五十人,由周立行自兼队长。

余下的人手在各站点待命、轮换,昆明的车跑川滇线,剩下的车作为递补。

新的车队隶属中缅运输总局,奔赴滇缅公路。

自一年前日本占领越南,便以越南为基地,轰炸滇缅公路,重点炸桥梁和隧道。每次轰炸之后,驻守在桥边的工程抢修队就及时对大桥进行抢修。车队经过的沿途桥梁几乎都被日军飞机轰炸过。

因此,一开始运输总局没有让普通大队的运输队走难路。

运输总局周立行大队一开始也是在规定区域内行驶,因周立行所带车队事故率远远低于5%的平均事故率、送达率极高,让总局也倚重起来。

*

1941年12月初,周立行车队接到命令,赴缅甸曼德勒运回军用物资。

一份命令书夹着两分手谕发到周立行、沐明实手中。打开一看,上面写着“43.5千克高爆榴弹”,又写着,“八千发,专供150mmsFH18重型榴弹炮”字样。

手谕上是第九战区薛长官印信,□□蒋委员长印信,附上运输注意事项。

“这批炮弹是送去长沙的,日本鬼子又准备攻打长沙了。”沐明实认真看完手谕,皱起眉头、

“上面真看得起我们车队,竟让我们运送这么重要的物资。往常运送这类急需战备物资的都是直属大队。”

周立行也意识到了其中的不平常,他同沐明实经常讨论这些事情,自发分析道:“这也是早晚的事,现在战事吃紧。不仅是长沙,日军也对敌后战场进行了大扫荡,这群畜生还搞什么‘三光作战’。”

上一篇: 黑暗效应 下一篇: 咬甜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