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姒玉自己尚未完全意识到,她对姜素吟还是很不一样的。
***
瑶城的冬日很短,未过多久就迎来早春的迹象。
春日尤为重要的一项典礼便是亲蚕礼,帝王领百官行祭,皇后则带领内外命夫采桑颂歌。
姒英在季皇后薨逝后再未立后,坤乾宫中也无其他高位郎君,此番唯有令新上任的太子君姜氏代为引领命夫。
太子君年纪轻轻便行事妥帖,采桑与颂歌的有条不紊也传到姒玉与姒英耳中。姒英首先夸奖姒玉,道是她这个太子君选的很好。
结束时,姒玉亲自去后山接太子君,与之携手同行。
道路两侧皆是前来观礼的百姓,此时正值山樱花期,粉色流霞美不甚收。
姒玉牢牢握住姜素吟的手,凑到他耳边轻声道:“素素,你今日做的很好,母亲也夸赞了你。”
说话间,一枚樱花猝不及防地飘落至姜素吟的肩头,姒玉拾起花朵,将之簪入他的发间。
女子眉眼弯弯,男子顺着她的动作微微低头,同样笑盈盈地注视着她,眸光比春风还要温柔。
“谢过母亲与娘子,都是我应做的。”姜素吟不骄不躁道,愈发握紧了姒玉的手。
虽然姒玉的夫侍众多,可有资格与她一道称姒英为母亲的也只有姜素吟一人。
所有前来观礼的百姓都看到了姒玉与姜素吟的亲昵,今日过后,太子与太子君的恩爱便会传至大周的每一处角落。
亲蚕礼的下半日也是休沐,回到宸宫换下繁复的礼服,趁着时间尚早,姒玉拉着姜素吟在软榻上好生温存了一番。
姜素吟虽然身子不好,但一点也不虚弱。
最初洞房花烛之时姒玉对他轻手轻脚的,生怕将他弄坏。还是姜素吟怕她难以尽兴,主动向她展示自己并非一碰就碎的瓷器。
往后这榻间之事愈发和谐,二人骨子里都是温柔到极致的人,彼此真诚相对,不论是身体还是内心都无比贴合。
姒玉一声一声地唤着他“素素”,言语与眸光中皆盛满对他的喜爱。
完事时,姜素吟细致地替姒玉擦身,姒玉虽然趴着,却精神满满道:“素素,一会我带你出宫逛街市吧。”
姜素吟怎会拒绝,眸光瞬间亮了亮,满是期待道:“殿下,我可以去吃西街的玫瑰酿圆子吗?”
“当然,那家圆子我也喜欢,咱们真是心有灵犀。”姒玉笑道,起身披上中衣又在他的唇边落下一吻。
……
二人换上常服,乘坐看不出身份的马车来到西街闹市。姒玉率先下马,将手递向车帘。
申时的阳光尤为充沛,落在姜素吟的身上,将他整个人照得恍若透明无色的山泉。
干净漂亮的十指搭上姒玉愈发有力的手,借由她的力道,姜素吟动作款款地下了马车。
自下马那刻起,两只手便一刻都未分离,容颜姣好的二人并肩行走在人潮涌动的街头,宛若一对民间璧人。
盛世繁荣之下,大周民风也十分开放,街道上几乎不见头戴帷帽的男子。
说来有趣,受姒玉身边这位太子君的影响,无论是未婚配的公子,还是入了后宅的郎君,都开始重新流行起在颈间系绫带的装束。
姒玉与姜素吟十指相扣,沿着瑶城最为热闹的西街一路逛过去。
各色摊铺令人眼花缭乱,饶是姒玉如今什么也不缺,仍旧忍不住为它们侧目。
来往姑娘、娘子们嘹亮的声音充满精气神,各自在感兴趣的铺面前流连,或直接拿下或交涉一番,她们的每一道声音都组成了盛世的本身。
这就是民生最真实的模样,姒玉很喜欢。
“娘子,这顶面具当真威武霸气,很衬你。”姜素吟的目光率先被一辆挂满面具的摊位吸引,与普通民众一般称姒玉为娘子。
姒玉顺着他的目光望过去,却微微怔住一瞬。
那是一枚老鹰面具,虽然与过去在魏地街头遇着的不同,却让她不得不想起过去与裴臻的同游经历。
那可真是段喜忧掺半的记忆,不过,幸而有宿明洲将那段并不美满的记忆与面具一同摘下。
彻底收复魏地与齐地后,宿明洲将面具赠予了她,她当然没有再拒绝,那面具至今还被摆放在寝宫收纳珍爱物件的宝匣内。
收起回忆,姒玉对姜素吟笑道:“今日所有,娘子统统给你买单。”
“其他都成,这个,我想送给娘子。”姜素吟索性在姒玉纵容的目光下将她牵至面具摊前,取下那枚看好的面具,笑问老板价格。
他完全不知道砍价,直接便从荷包中取出银锭,老板找零还用了好些时间。
姒玉自然对他礼尚往来,眸光在展架上转了一圈,忽而肉眼可见地一亮,取下一枚橘色的狐狸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