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若那刘公子真的为她绝食死了,指不定外面要传她什么坏话,之前就有传言说她容貌太盛,恐有祸国之相,她派人去抓胡乱嚼嘴的人,也没抓到主谋,只是流言少了一些。
而且,就凭永宁和她不对付的关系,今天刘夫人给她下跪的事情,必然会通过永宁传出去,她嚣张跋扈的名头肯定逃不掉了。
思虑过度,郁结于心,再加上后来容钰又受了冷风,寒气入体,便开始发热生病。
现在想起这事,容钰皱了皱眉,同桂嬷嬷说:“先前小寒宴上,守在屏风小间的那两个侍女是谁?永宁进来怎么都不拦着,这样没规矩,也是宫里面教出来的?”
桂嬷嬷也生气,她站在旁边福了福:“回公主殿下的话,那两个侍女已经调去外面做杂活了。”
桂嬷嬷比容钰看的更清楚,永宁公主分明是有意的,说不定就连刘夫人对着昭华公主下跪哀求这个法子也是永宁撺掇出来的。
本来桂嬷嬷当时也守在小间前,但永宁公主借口要找披风,非说小丫头们粗手粗脚,怕弄坏了上面镶着的珠子,一定要她过去拿,这才给了永宁公主机会。
那两个侍女估计是不敢拦,但也确实没规矩,分不清谁是她们真正的主子了!
容钰淡淡“嗯”了一声,她上辈子已经经历过一遍这些事,自然也就知道,这件事最后的结局,不过就是永宁被罚着抄了几天的佛经,刘夫人那边给了安抚,派人强行把那绝食的刘公子从房间里拖了出来,喂了米汤。
那刘公子饿的眼冒金星,见了米汤就狼吞虎咽,绝食也不了了之,又被大家劝慰了一番,决定去考个好功名,让容钰高看他一眼,让自己多几分成为驸马的机会。
至于自己,父皇当然也给了赏赐安慰她。
算算日子,似乎就是今天了。
薄薄敷在面上的玉容膏散发着浅香,容钰嗅着,总觉得这玉容膏里有一味药材必定是她最喜欢的山茶,心情又好了些。
她上辈子和许怀鹤的交集不多,若是许怀鹤弄出了什么女子能用的药丸脂膏,总会让小道童也给她送来一份,除此之外,就是春猎等大事,父皇召集百官同乐的时候,她能见到许怀鹤站在父皇身侧,旁的什么就再没有了。
如果上辈子如黄粱一梦,那梦里的碎片就在真真切切地告诉她,如果她不做些什么,就难以改变自己被送去和亲的命运。
她昨晚梳理那些一闪而过的画面时,似乎看到了许怀鹤在登基之后,赦免了镇国公府的罪责,还妥善安置了舅舅的后事,让舅舅的嫡子重新掌握了舅舅以前的军权,出兵抵御漠北。
已经是前朝妃子和前朝公主的陈贵妃还有女儿永宁,也没有像史书上那样落得不堪的下场,只是被夺去了封号和身份,像庶民一样活着。
但从那些画面中,容钰也能够看得出来,骤然从高位跌落,她们的日子半点也不好过,还有不少人想趁机欺辱她们,她从未见过那样蓬头垢面的永宁,还有泼妇一样发疯的陈贵妃。
她们向周围的人诉说她们以前有多么尊贵,周围的人只是像看疯子一样看着,又听她们转而辱骂当今圣上,直呼许怀鹤的名讳,更加觉得这两人不可理喻,用扫把打走了她们。
容钰想不明白,许怀鹤为什么能够登基称帝却无人反对,那些大臣不是最重礼仪大统吗?但许怀鹤出兵漠北和安抚镇国公府的做法,无疑让容钰的心里好受了一些,也安稳了一些。
许怀鹤竟是比自己的父皇更仁善!
这一世,她既不想被送去和亲病死在路上,不想同时委身几个男人,也不想像永宁那样成为前朝公主,变成庶人,再过不上锦衣玉食的生活,还要遭受其他人的嘲讽和欺负。
她想过直接告诉父皇许怀鹤日后必反,但她空口无凭,是否会适得其反?如果没有了许怀鹤以后登基称帝,那她依旧会被送去和亲,整个镇国公府被牵连流放,舅舅和外祖不得善终?
思来想去,似乎只有一个法子——
容钰天真地想,如果她成为了许怀鹤的夫人,或者许怀鹤成为了她的驸马,如果许怀鹤能够痴迷于自己,对自己矢志不渝,视如珍宝,就像户部刘侍郎的儿子一样,一直想成为她的驸马,不管刘侍郎怎么反对都坚定不移,她是不是就能避免那些命运?
她依旧能够拥有尊贵的身份,过不比现在差的锦绣生活,任何人都不能看低了她去,欺负了她去。
这样一来,舅舅也就不用去死守边关,战死沙场,祖父也不会一病不起,溘然长逝,整个镇国公府依旧好好的。
许怀鹤那样的清冷君子,应该会是个仁慈的好皇帝,如果自己去求情,朝代更替,说不定还能留父皇一命,但贵妃和永宁她坚决不会帮她们说好话,就该让她们变成庶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