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们体育课的老师给我们看过她的比赛!她打球可厉害了!”
“我的球板也不能用了,上次都泡水了,我要买新的,给我买个新的!我就要这个!”
“好好好,买买买,等会儿我问问价。”
以后几个家长拉着孩子,走到账台前询问:“这个球板怎么卖啊?”
“418,不还价。”舅妈说。
人群里唏嘘一声:“嚯,这么贵啊,我家儿子的球板当时买的才一百多呢。”
“就是啊,这怎么还不还价呢?便宜点呗,350能不能给?”……
舅妈坚持不还价,人群里拉着小孩走了几个,但走的那几个没有进来的人多,其中有几个朱淇看着还特别眼熟,是省队的女孩。
那几个省队的球员一进来,就跟朱淇打了招呼,说是何千路推荐过来的。
女孩们一进来就直奔账台,从口袋里掏出几张大团圆,递给舅妈:“阿姨,我要两副。”
“我也要两副!”
“我要一副。”……
“好嘞,阿姨给你们多装个袋子!拎着结实!”
开门没十分钟,就卖出5块板子。
舅妈兴高采烈地从柜子里拿出球包盒跟乒乓球全部放在一个牛皮纸袋里,递给三个女孩。
看着这三个才十一二岁的女孩,居然这么有主意,自己过来买球板,八百多块钱说掏就掏。
其中有一对父母拉着自己家的小孩,走过去好奇地问:“你们买这么贵的球板,家里人不说你们吗?”
三个省队女孩笑嘻嘻道:“这有什么好说的?这种球板是暴暴姐从10岁用到世运会的,大满贯同款球板,不好用能拿冠军吗?我之前用的是从日本进口的拍子,要五
百多呢,这球板还便宜更耐用呢。”
“是啊,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球板不好用,怎么打比赛?这点儿钱,打几场比赛就赚回来了。”
圈子内的人都了解球拍的价格,朱淇的这个定价绝对不算贵。
女孩们说完,又跟门口站着当活招牌的朱淇打了声招呼,就回省队继续训练去了。
女孩们刚走,又来了几个省队男孩,一进来也是人均两块球板,不还价。
旁边围观的人们更惊讶了,看样子真是好东西所以才没有讲价空间,有几个人也开始蠢蠢欲动。说是前一百还送球包呢!这眼看着就走了七八个小孩,那送球包的名额不是越来越少了?
“是不是前一百都送球包和乒乓球啊?那我也买一块给我小孙子吧,现在装起来。”
“只送一个球包吗?再送一个呗,球包这东西不耐脏,我孩子能换着背。”
“这球板能用多久啊?不会打着打着就坏了吧?”
“放心吧,我们家的球拍皮实耐打!谁用谁知道!……”舅妈一边给装球板一边回答各种问题,整个人看起来非常娴熟。
朱淇感慨,真不愧是曾经下过乡的老知青,就是麻利。
舅妈年轻的时候也在公社干过管账的工作,当时整个区域几百口人的流水都在舅妈手里动,但后来因为检查出心脏病问题做了个手术后,身体就没那么好了,只能在家里待着。
现在身体养得差不多了,舅舅又不愿意放下出租的工作、朱淇也长时间不在家,舅妈一个人在家里也怪无聊的。
现在能出来干份工作,朱淇觉得舅妈整个人看起来都容光焕发了。
舅舅早上八点开始跑出租,就把舅妈送过来,晚上六点结束也路过接舅妈回家。
朱淇打算等店里人要是多了,就让小姨也过来帮忙。
一上午,店里的人就没停过,尤其是晚上各大小学放学的时候,还有一些从别的学校跑过来的学生说是小姨父介绍来的,也嚷嚷着让家里给自己买新球板。
她看着店里的人来人往,十分高兴。
家里每个人都有事情可做,生活就是如此才变得充实。
一整天下来,舅妈在店里忙得晕头转向,但仔细数了一下店里的库存和进账,发现居然卖出去了四十二多块板子。
“这就一万七啊……”舅妈数着抽屉里厚实的一摞摞纸币,感觉自己的手指都在发抖。
朱淇也没想到能卖这么快,她本来还打算拿二十多副到国家队,让队里的球员免费试用给自己当活招牌。
结果之前定做的五百块球板好像并不是很够。
第二天,门面店还没开门,就有三个家长带着自家孩子在门口等着,看到朱淇的时候直接扑了上来,拉着朱淇的手喜笑颜开。
“朱淇啊,这下见着真人了。我们孩子才刚进市队没多久,听说这儿能买到你的球板,是真的吗?”
“对、对,就是我们家。”舅妈一边说,一边拿钥匙开卷帘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