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朱淇一口气租了五年……真是财大气粗啊。
其实朱淇本来想直接把门店买下来的,问了一下价格居然要二十一万。
虽然这个价格很合适,也很便宜,但朱淇也觉得没必要刚开始就投入这么高的成本。等到之后电商发掘,门面店就不那么需要了。
之后装修加上迁宽带、置办各种装置外加上装门头。
整个店面的花销大概两万五,再加上定制500套球拍、球包,一共四万五千块,小七万块钱没有了。
舅妈在旁边刷着单子,一脸心疼。
朱淇安慰她:“没关系,这500套球拍卖完之后,绝对能赚回来。”……
人不努力一把,都不知道自己的精力居然这么旺盛。
从确定要卖球板开始,到找店面、定做球板、盯工赶制、先出试用板、回去重新调试到最后确定参数、批量生产。
朱淇在家里养病的这两个月几乎每天都没闲着,而且还要每天抽出来五个小时到省队“康复训练”,然后一周要去医院复查挨骂。
照了ct之后里面韧带恢复得很正常,但是外面的伤口一直没结痂,总是长出痂来又被朱淇剧烈运动导致表皮裂开,然后就被刘医生教训一通。
但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了,朱淇能跑能跳,行走正常。
刘医生给任心华回了信息之后,任心华定下了朱淇归队的时间,在下周一,和国家队的球员们一起到朝京。
还有五天时间能让朱淇整理。
趁着回国家队之前,朱淇把所有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定了一个黄道吉日,让小姨父买了一挂鞭炮在门店前面挂上。
为了充门面和拉近眼熟度,朱淇还订购了两架花篮放在门口吸引人。
结果送花篮的人拉来的时候,居然拉来了八架一人高的大花架,上面摆满了新鲜的花枝,又碰巧是附近几所小学放学的时间,吸引来了一大批人进入。
朱淇还在纳闷,她抓了个送花篮的人问;“我没订这么多啊,你们是不是送错了?”
送花篮的司机看了一眼手里的单号,又抬头问朱淇:“你叫朱淇是不?”
朱淇点头,司机说:“那就没错了,你订了十架花篮,先送来了两架后补了八架,刚刚好。”
朱淇更纳闷了,自己没订啊,难道是何千路?
既然人家说没送错,朱淇也不能让人家把东西再给拉回去。
随着噼里啪啦的脆响声。
这家《天朱乒乓球器材专卖店》正式营业了。
附近很多人围过来,看着里面琳琅满目摆放的球拍和一张试用球桌,有一些刚好也想要买乒乓球拍的就拉着自己家的孩子走了进去。
一看到门口站着的人,很多人立刻就认了出来。
“哎?这是不是八月份世运会拿女单冠军的那个运动员?”
“对对对,是她,上次电视里还说她回江淮了,原来是真的。”
“走走走,进去看看。”
朱淇在店里装了一个挂式空调,一进去之后迎面扑来的凉风让人身上的燥热感瞬间消失。
舅妈之前的意思是装个风扇就行,没必要捯饬得这么好。春秋时间比较长,一般就只有六个月的时间炎热或者太冷,她可以忍忍。
主要还有一个,就是舅妈心疼电费。
朱淇的意思是,没必要计较这些小钱,装个空调在店里能吸引人。顺便还就玄学的角度,跟舅妈分析了一下:“现在这些店铺,整条街只有咱们家舍得装空调,路过的人热得受不了站在门口吹吹凉气儿的时候,给店里也能带来人气儿。人一多了,就财源广进了。”
她记得自己前世上技校的时候,才刚开始流行无线网。那个时候手机的移动网络费用又非常贵,学校网还没开始普及,很多学校的学生为了能联网就专挑有无线网的地方就餐。很多店东西不好吃,但是里面的人是络绎不绝,而且很多学生还会挑旁边的店面哪怕只能连到一格网、还经常断开连接也不愿意走。
一到中午吃饭的时候,想的也不是哪家饭最好吃,而是谁家的网速快,去那家吃饭加蹭网就是每天中午最开心的两个小时。
空调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一生爱看热闹的中国人,就是很容易会被人群扎堆的地方吸引。
鞭炮刚放完,店里就站满了人,大人和小孩成堆似的站在里面。舅妈在里面跟着吆喝:“新店开张,前一百名客人购买球拍赠送球包和一盒乒乓球外加球板上还有国家队运动员新进大满贯亲笔签名,祝各位小将赛场常胜、金牌满满——”
“这签名还有这个作用呢?”人群里有人好奇了,凑过来看摆放在墙壁上的一摞球板,每一个球板的右下角都有朱淇用油漆笔的圈写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