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冬点点头,拍了拍朱淇的肩膀。
哪怕是换位思考一下,自己如果当初做运动员的时候,打到朱淇这个位置也不可能说不打就不打了的。
这又不仅仅是朱淇一个人的事情。
而是整个国家队,把女单这个任务交给朱淇的信任。
队医只能暂时先给朱淇的右脚上绑了一层弹力胶带,然后让朱淇稍微活动一下,确保束缚得不是太紧之后又让朱淇站起来活动活动。
疼痛感依旧清晰。
比上一次扭伤严重很多。
但是有弹力绷带给一点压力,倒是缓解了不少。
要说影响吧,也不是完全没有。
只能靠她自己来克服了。
朱淇尝试着用右脚在地上稍稍踩了两下,皱着眉头说:“没事儿,不影响。”
但是任谁看了朱淇这个表情,都知道不可能完全没有影响。
任心华走了过来,隔着三米的第二层挡板外面对朱淇说:“不要给自己的脚太大压力,保护好自己的体能。”
虽然任心华只说了这简单的一句。
但是里面暗含的内容就非常复杂了。
之后还有很多比赛要打呢。
朱淇知道任心华是想要告诉自己,现在在原香的已经开始处于劣势了,让朱淇继续保持之前的反手快拨,打乱在原香的节奏。然后给球加满保险,让在原香不要打出大角度的斜线球。
朱淇点点头。
然后徐冬过去和裁判交涉。
医疗暂停的时间也结束了,裁判坐回到自己的裁判椅上,举起手来。
随着现场观众一阵阵欢呼,朱淇握着自己的球拍,伸手擦了擦胶皮上的薄灰,确保胶皮的干净整洁之后走到桌边停下。
刚才那个球,自己没接住。
分数是在原香的。
裁判面前的计分板显示着本场比赛的分数。
【小比分,朱淇9:9在原香】
朱淇感觉自己的右脚在用力蹬地的时候,还是会有一些钻心的疼痛,这种疼痛的感觉就像是有一根针扎在骨缝里。
随着每一次挪动,针尖就会在骨缝里扎得更深一点。
旁边观战的猫猫非常能感同身受。
其实伤病对于运动员来说非常常见,只要现役时间超过三年及其以上,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身体上的损伤。
之前还有一次比赛的四强,里面有三位选手做过手术,剩下一位在准备做手术的过程中。
那场比赛还被很多媒体戏称为老弱病残组合。
有的时候比赛到最后比拼的,除了技术上的优势之外,还有一些是身体素质。
在大家都有伤、体力不支的情况下。
谁能够突破困境,拥有强大的意志。
谁就能获得比赛的胜利。
朱淇深吸一口气,然后轻轻晃了晃脑袋。
以前也不是没有带伤比赛过!
她可以!她能行!!
接下来又是在原香的发球局。
朱淇谨记着任心华刚才的交代,在原香开始发抄底发球的时候,就立刻给球加上保险。
在原香像是故意似得,也不像之前那几个球,一直追求前三板的得分,也开始和朱淇左右开弓拉动自己和朱淇都满场跑,每一个球都打斜角位置。
朱淇刚开始还能跟上在原香的跑速,但是到了第五个球、第六个球的时候。
只要从左台往右台跑,在原香就会立刻抽一个快球。
啪嗒!
朱淇脚步慢了一步。
在原香得分。
【小比分,朱淇9:10在原香】
乒乓球在空中飞动的痕迹,有一种被灌注了一层保护膜似的沉重感,但是在原香起手的时候,朱淇暗叫一声不好。
开始准备往左侧滑步挪动。
朱淇的“跳桩”小碎步本身就是前脚掌抓地,靠整个脚步跳动来达到身体灵活穿梭的目的,脚踝骨在脚步转动的时候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就意味着,朱淇不可能不继续磨损自己受伤的脚步。
哪怕是其他人,从小开始练“螃蟹步”或者港队擅长的“弹簧步”,也都建立在用脚之上。
这个时候“跳桩步”的劣势就体现出来了。
那就是没有其他两种传统步伐,还能分担一些作用力给膝盖。
一看到朱淇又开始往远台挪身位,猫猫长叹一口气,紧盯着朱淇的位置和捆着白色弹力绷带的右脚,生怕朱淇再扭一次造成伤上加伤。
朱淇看到在原香冒高球的时候就知道她还想把自己的身位往远处调动,让自己在远台跑起来,加重脚部的损耗来让朱淇浪费体能。
朱淇也很想要收着点劲儿,稳扎稳打。
可是速度一慢,就开始跟不上球了。
啪。
球打在了朱淇身后的挡板上。
【小比分,朱淇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