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队医不知道从哪儿弄来了鹿筋和杜仲,大概率是从毛子的菜市场里找出来的,说要给运动员们煲汤。
口感绝对说不上多好,但听说很补气血。
在上午打男双的时候,女双选手们会在训练馆里呆着,也不一定是在里面训练。可以看看馆内的显示屏同频的男子比赛、也可以让队医过来给捏一捏筋骨放松、还可以在里面躺着做拉伸……
但不管做什么都必须在训练馆里呆着,就是为了要时刻保持备战状态。
为了让阿水尽快找到手感,朱淇也留在馆内陪她练了一会儿。
练到男双快开始的时候,朱淇身上的衣服都湿透了还不想回去,打在身上啪啪作响。
猫猫看了一眼时间,说道:“你去看台上看比赛吧,我跟阿水也歇一会儿。”
“就是就是,小八最希望你能看他比赛了,我跟猫猫手感都打出来了,你别管我们了。”阿水跟着点头。
朱淇应了一声,去更衣室里换了件干净的衣服,等回去的时候发现中华队的附近已经没有自己的位置了。
有个队医想把自己的位置让给朱淇,朱淇看了一圈,发现舅舅他们就坐在不远处旁边还有个空位置,就跟佛爷报备了一下得到点头之后绕了一个走廊走了过去。
最先看到朱淇的是小姨,她差点儿从凳子上抬起来。
朱淇一过去,附近坐着的观众们都沸腾了。
刚进场的四个球员还不知道咋回事儿,就听到观众席像扔了个炸雷似的。
好在舅舅他们当时买的是国家队帮忙抢来的“贵宾座”,和后面的群众们还有小截距离,不至于到前后左右这么近。
舅舅把自己的位置让给了朱淇,让她坐在中间。
“那个跟你打混双的小子打得也不错啊,是你上一届那个男搭档吗?怎么看着跟电视机里的不太一样啊,真人这么瘦。”舅舅乐呵呵地晃着手里的折扇,一副八卦样。
“哎呀,你懂啥?人家那不是瘦都是肌肉!”小姨笑道。
“上镜都胖十斤。”朱淇一坐定,四周呼啦啦走过来好几个人,想要签名。
朱淇对球迷一向有求必应,这两天人家过来撑场面,帮喊口号也辛苦了,她一边给签名一边等着看男双比赛。
大熊和秦小八第一场遇到的是雅典队。
雅典这俩小子水平属于中上流,一开始还真在秦小八手里得了几分。
小姨父一拍大腿:‘这小子手怎么那么硬啊,不狠起来?”
“刚开始比赛,有点紧张吧。”舅舅跟着说。
秦小八有点慢热,很多比赛都是第二局才找到手感,这一点和阿水有点像。
但好在大熊给力,第一局后半部分基本上都靠大熊地冲、拉、劈
得分。
给男双做场外指导的是高晓峰,作为秦小八的主管指导以及前任男队队长,他的指导方式要比徐冬直截了当得多了。
隔着半个球馆,朱淇甚至能听到高晓峰的声音。
“你看那小子作死的样,你就知道他肯定留着后手。”
“这个时候你捅也行、拉也行、攮也行,就是不能再给他下一板的机会。”
“不能让他们喊起来,把他们打哑火,给他们来几个中线长球,把他们轰到台到外面去。”……
第二局之后,男双果然打得势如破竹。
其实主要还是秦小八和大熊平时搭双打的次数比较多,两个人又都是在八一队里长大,虽然两个人都是右手,但跑位和衔接看起来要默契得多。
朱淇在旁边看得频频点头。
自从秦小八法国回来之后确实大有长进,至少打球的时候有一股冲劲儿,能看到他的好胜心。
后来朱淇回看这场比赛的时候,听到cctv5的解说们夸奖秦小八是目前男队新生主力里手感最好的。
这一点朱淇也认可。
小的时候因为自己刚开始练球,各方面表现太出挑了,就显得秦小八可能没有那么优秀。
但实际上和同龄的男孩子相比,秦小八也是12岁拿了U15、16岁拿了U18。进国家队不到一年就从二队升到了一队,然后又在20岁这天拿到了莫斯科世运会的参赛名单。
整个男双比赛打下来,几乎没有碰到同水准的对手。
很多人说看中华队打乒乓球就是一种享受,因为可以从头赢到尾,几乎很少会出现比分特别胶着的场面。
甚至还有一些半入行的小白球迷们,每次看比赛的时候都直接从四强赛开始看,因为反正最后决赛的赛场上也是两个中国人。
中国的人才太多了。
随便拉出来几个都能打世界比赛,所以双打这种赛事也很好拉人过来组,不像别的国家只有单个别水准比较高,拉来打混双纯粹是为了陪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