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来说正常情况两年时间太短,比赛时间有限没有办法完全了解和琢磨透一个球员。
可是朱淇的技战术里有百分之八十都来自何千路。
朱淇的步伐、发球、反手系统……
那些外协不需要完全研究朱淇,研究曾经的何千路也能做到这一点。
和何千路打过比赛的人可不在少数,以前的录像也到处都是。
成也萧何败萧何。
但是和何千路打完电话,自己就决定还是给朱淇混双的机会。
一个知道自己病症在哪里的孩子,知道给自己对症下药。
这一点非常难得。
任心华已经很久没有在球员身上看到这种品质了。
作为国乒队的总教练。
她一直都明白国乒队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队内严重青黄不接。
而青黄不接的最大原因,就是信念强大、愿意为国争光的球员越来越少了。
再往前倒十年,那个时候很多人来当运动员就是来吃苦的。
80年代那些孩子们,什么苦都能吃,为了拿冠军废寝忘食。
就算没有“上车”的机会,也愿意成为陪练,陪着能上场的绝对主力打训练。
而现在的这群小孩,却更憧憬“个人崇拜”。
想要当偶像,想要成为万众瞩目的球星。每一个人都想站在最高领奖台上,不愿意沦为幕后英雄。
任心华想要整改,就必须要树立一个有带头作
用的“榜样”。
“如果能在世运会上碰到日本队,或许近距离的接触能够让你更快了解弧圈球打法的效应。”她对朱淇说。“只要这次混双,你能拿牌。下一届世运会的单打,我保你有个名额,你会成为整个乒乓球历史里面最年轻的大满贯。”
在曾经的大满贯名单当中。
最年轻的一位大满贯,是雅典队的男球员,他年仅22岁的时候获得了三大赛的单打冠军。
但是东京世运会结束之后再过4年,朱淇只有21岁。
如果换了别人。
朱淇可能觉得这是在给自己画饼。
但是现在说这句话的人是任心华,整个国乒队的总教练,也是当初把自己从江淮省队接过来的“恩人”。
所有球员乃至教练都知道,任心华从来不轻易许诺任何事,只要许诺了就一定能做到。
朱淇重重点头:“嗯!”
这是任心华和朱淇约定的小秘密,就连徐冬也不知道。
任心华也相信朱淇,不是到处炫耀的那种人。
/
见任主席带着朱淇走过来,原本在说笑的球员们自动列成方队,听候指示。
一瞬间乱糟糟的人群立刻变成了整齐划一的队伍。
一张张年轻的小脸儿面朝自己,每一双眼睛都充斥着静静聆听的模样。
任心华恢复了平时的严肃。
朱淇也进入了人群当中,准备听主教练的安排。
教练们也都走了过来。
任心华看着所有人,深吸一口气,说道:“现在世运会名单确定了,大家也知道这次是日本的主场,我们要结结实实地打一场硬仗。压力是过往所有世运会里面最重地没有之一!
所以从现在开始,不管是一队还是二队,所有非名单人员都要辅助这次出战人员的一切训练计划,封闭训练从明日正式开始。
每一个人都要做好各自本职工作、互帮互助、技术共享。只要有需要,不管是谁都必须充当陪练!
绝不允许出现一切恶性竞争现象无事,上到教练组下到二队队员所有人不得外出,上缴一切电子设备。所有人封闭式管理,不允许外出,不允许请假,不允许回家!
一旦发现违纪现象,个人连带主管教练各罚款一千元、一队队员下放到二队、二队队员退回省队……”
这一段话直接宣布了整个国乒队进入紧急备战状态。
“是——”全员应答。
任心华招了招手,十几名后勤人员推着一人高的巨型音响依次进入。
每三个球桌后面摆放一架,音响室按下开关后震耳欲聋的模拟欢呼声几乎能掀翻天花板。
任心华手里举着一个更大的喇叭,声音在强噪声中振奋人心。
“比赛中任何情况都有可能发生!噪声、地板湿滑、光线过暗、场地小跑不开、灯管晃动,有缝球和无缝球……所有的一切都要去适应!没有人会按照你的习惯给你制定完全适应你的比赛现场!各种干扰性训练都要进行,还是那句话!球不落地、永不放弃!”
“球不落地、永不放弃!——”
年轻孩子们的声音或者聒噪的喇叭响彻天空。
/
魔鬼封训。
果然如名字一样。
能把人练成鬼。
这个高强度真不是闹着玩的。
整个国家队该练女双的练女双、该练男双的练男双、该练单打的练单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