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这道万里长城,如今彻底竣工!
数百年来,中庭北部因为直接与蛮族草原接壤,关内百姓隔三差五就会受到蛮族的骚扰,那些蛮人仗着骑兵的优势,经常成群结队入关劫掠,最严重的时期,成片农田荒芜无人耕种,村舍十室九空,百姓对其恨之入骨,唾骂蛮族为“蛮蝗”。
荷华的祖父兆灵王在位时期,对蛮蝗的恶行深感头疼,也组织军队,和蛮族打过几场仗,可惜都是败多赢少,否则不至于将荷华的姑母,兆朝的大长公主姬怀赢嫁到北疆的铁勒部和亲。就连荷华自己,生活在幽京时,都曾担忧有朝一日自己会和姑母一样,远嫁塞外。
后来祖父想要在龙襄原一带修建城墙抵御蛮族侵略,但当时兆朝国力衰微,加上迁都一事元气大伤,只能悻悻作罢。
但现在不同了,有了这道万里长城,今后宸国想要抵御蛮蝗的劫掠,将易如反掌!
荷华越想越振奋,一迭声地命令内侍:
“来人,哀家要召见樊氏兄妹,论功行赏!!”
十二月底,樊蓁蓁入京觐见,顺便带来雁云郡郡守的新年贺礼。她的兄长樊离期因为双手残缺,行动不便,因而留在雁云郡。
近三年的时间未见,昔日柔美如粉樱的少女,肌肤被塞外的风霜染成了生机勃勃的蜜色,她穿着紧袖束腰,便于行动的短袍,一双眼睛明亮得就像夜空里的星辰,整个人都充满着活力。
在看见荷华后,她干脆利落地撩衣跪地:
“拜见太后,陛下,民女幸不辱命,为我大宸修完万里长城!!”
其实两年前雁云关竣工,樊蓁蓁就想回到王都,但是当时宸王璇玑刚登基,国内局势不稳,所以她在兄长樊离期的建议下,推迟了返京时间,继续修建长城,直到彻底将定远关、雁云关、嘉和关连接起来,变成绵延数万里,抵御蛮族侵略的坚不可摧的铁幕。
因为樊蓁蓁的话,荷华不禁想起当年宸桓王还在时,为了樊蓁蓁能实现自己的志向,自己在朝堂上与群臣针锋相对的情景,一时间百感交集,亲自走出垂帘,将她扶起。
“爱卿无须多礼,此番雁云关竣工,你劳苦功高。哀家愿履行先王在位时的许诺,从今往后,你便是我大宸的治栗内史,位列九卿之一!”
治栗内史统筹国家粮食储备、征收赋税,管理农业税收及仓储,保障国库收支平衡的同时,调控粮食流通,应对灾荒或战争时期的物资调配,相对于握住了整个宸国的经济命脉。
原本治栗内史姜堰死后,宸桓王任命胜腾为新一任治栗内史,但对方在忙完郢宸之争的事后,告老还乡,当时荷华不在宫中,丞相姜璘也不好擅自任命如此重要的官职,因而暂时空置下来。
实际上,为了争夺这个位置,不少世家公卿早就各种走动了。但谁也没想到为了嘉奖雁云关的修建,太后直接将治栗内史的官职授予樊蓁蓁这样一介平民出身的女子,许多朝臣眼神里不禁流露出不满。
不过,就算一众大臣私下对此再有意见,修建雁云关一事毕竟关系到社稷安稳,加上如今是公主称王,太后掌权,他们不可能再像宸桓王当政时候那样,直接畅抒己见,对荷华的做法寸步不让了。
扫了一圈神色各异,却一声不吭,丝毫不敢提出质疑的众臣后,荷华在心底冷笑一声。
识时务者为俊杰,权力,足够抹杀一切对性别的偏见与质疑。
若是无法抹杀,只因手握的权力不够大而已。
按照正常的流程,新任命官员以“授玺”为标志,玺印材质依官职等级不同,绶带颜色区分品秩。不仅如此,还要以“策命”形式公布,当庭宣读。
不过荷华事先没有通知任何人这件事,因此相关的玉玺、文书都没来得及准备。她想了想,解下自己腰间悬挂的句芒青玉佩,亲自为樊蓁蓁系上,道:
“这块玉佩算是哀家送你的任职贺礼,代表治栗内史的铜玺与文书这些,之后会由内侍专门送到你家中,今天朝会结束后,你先跟人去治粟内史署转转,熟悉一下环境,后天开始,正式上朝听政。”
樊蓁蓁握紧玉佩,用力点头,眼里隐约泛起了泪光——几千个日日夜夜,她为了修筑长城的事提心吊胆,终于在今天得偿所愿。
看到樊蓁蓁的反应,荷华微微一笑,“哭什么,今天是你大喜的日子,以后有的你忙了。”
等荷华重新回到纱帘后入座,很快又有新的官员上前禀告。
实际上,这次除了樊蓁蓁以外,一起抵达天耀城的,还有一个熟人——北疆风炎部的大君,苏日勒。
据北疆的使臣介绍,原北疆风炎部的大君已经去世,如今苏日勒掌控了整个风炎部,此番大君亲自入京觐见,就是想要履行昔日与宸国的盟约,交换质子,互通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