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宸宫谣(338)+番外

作者:南淮月 阅读记录

见廖若发现他们,颜瑾当即道:“拦住廖若,看住太后。”

昨夜他带人潜入宸国军营,完全就是算准宸兵打了胜仗后防卫松懈,因而从巡逻的将士口中逼问出太后营帐的位置,又杀了几个帐外看守的士卒后,很轻易便控制了荷华的营帐。

但真论兵力,他远远不是廖若的对手。

毕竟一百人如何与四万将士相抗衡?只是宸兵投鼠忌器罢了。

因而颜瑾整了整衣袍,向荷华拱手后,自军帐里缓步而出:

“廖将军,好久不见。”

看见颜瑾的一刻,廖若便意识到荷华有危险,她攥紧拳头,冷声问颜瑾:

“临渊君为何会出现在我宸国军营?我可不记得最近两国有什么会盟的约定。”

颜瑾不慌不忙:“诚如廖将军所言,本君前来确实是为了与宸国议和一事,只是率先未曾派人通知将军,直接拜见了你们太后而已。”

因为颜瑾的坦然自若,廖若咬牙暗骂了一句“无耻”,但毕竟顾及着荷华的安危,明面上不好表露出来,只能强忍着怒气,对颜瑾道:

“既然是议和,那临渊君可否容我先拜见太后?”

颜瑾却道:“太后身体抱恙,里面有侍女正在伺候,恐怕暂时不方便见将军。”

为了确认荷华还活着,廖若不由得拔高声调:

“太后,您现在可还安好?”

荷华同样担心颜瑾此举会扰乱军心,于是也提高了嗓音,吩咐廖若:

“哀家没事。临渊君大驾光临,宸国这边却未有任何迎接仪式,于礼不合,你现在就派人去知会郡守沈奚一声,令他前来拜见临渊君。”

廖若稍稍安心。

不过为了保证荷华的安全,她并未离开,只是派人去找沈奚,自己则带了几十个傩面军,在帐外与颜瑾对峙。

军帐里,荷华看向一名看守的郢兵,道:“把哀家侍女的绳子解开,你们不是要哀家写懿旨吗,哀家须得她伺候笔墨才能写得出。”

郢兵想了想,出去问了一下颜瑾的意思,听到荷华的要求,颜瑾挑眉:“解开好了,一个侍女也翻不起多大风浪。”

绳索解开后,念薇揉了揉酸痛的手腕,含泪给荷华研墨。

砚台冻结,研磨许久才出来一点墨汁,荷华铺开一卷丝帛,用狼毫笔的笔尖沾了沾后,笔走龙蛇,写下一行行小篆,言简意赅讲述了颜瑾夜袭军营的事。

见荷华真的颁布懿旨,念薇迟疑道:“太后,您当真要让大公子……”

荷华停笔,低声:“他不会来的。”

于摇光而言,他如今重

兵在握,璇玑又少不知事,自己若是死了,对他利益最大。

她也不知道颜瑾是怎么想的,为何就料定摇光会回来救自己呢?

毕竟当初在朝灵城,耜王奕劫持自己时,他的第一反应都是直接斩杀来使,绝不给耜王奕一点希望。

摇光,从来都不是会将感情置于自己利益之前的人啊。

懿旨写完,荷华将丝帛叠好,让郢兵交给外面看守的颜瑾。

颜瑾展开看了看,发现荷华只是提了自己在宸国军营劫持了她的事,并没有直接让摇光领命回来,不由得道:

“太后还真是为公子摇光着想啊。”

他将懿旨递给斥候,道:“将这个交给摇光的时候,记得补充一句,明日傍晚我若是没见到他,那等他的,只有宸国太后的尸体。”

斥候收好懿旨,飞身上马。

凝望着地平线尽头消失的黑点,颜瑾唇边浮现一丝淡薄的笑。

他就不信,摇光不会来。

—————————————

摇光接到懿旨时,天色将暗,哨兵踩在雪地上沙沙作响,惊飞了枯枝上的寒鸦。

得知盛阳城最新的情况,他不由得攥紧双手,手背爆出条条青筋,俊秀的脸上犹如冻结了一层寒霜。

半晌,他总算出声:“沈冉,给我备一匹快马,我要回盛阳。”

沈冉有些犹豫,“颜瑾离军,现在正是将郢军主力一举清除的好机会,大公子若是为了太后的安危,撇下众将士不顾,执意返回的话,末将担心盛阳城可能会有埋伏等着公子……”

“更何况,”他顿了顿,“太后身死,于大公子而言,非弊,而是利。”

他抬起眼睛,定定凝视摇光:“殿下,只要太后殡天,以我们目前的兵力,即便不与郢国相争,回到王都掌控朝堂,也是绰绰有余。”

许久许久,摇光一挥手:“你先出去吧,让我想想。”

帐内灯火昏黄,摇光静静凝视那卷懿旨。

他看得出来,荷华并没有那么迫切希望自己回去,起码里面没有提一个字,要他率兵返回。

但他了解颜瑾的性格,他既然让人放话出来,便绝对不是开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