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宸宫谣(335)+番外

作者:南淮月 阅读记录

江笑望着逐渐合围的宸兵,突然发现螭龙旗已移到自己正前方,太后荷华的银盔在阵中格外刺眼。

“将军,突围吧!”亲卫的声音带着哭腔。

江笑终于举起手

,向全军发出“撤退”的手势。

原本势如破竹的郢军此刻像被风吹散的蒲公英,朝着来时的方向疯狂撤退,廖若吹响号角,勒令宸兵驻足莫追。

江笑松了口气。

等他好不容易带着残兵败将撤出罗沟关,突然,洪流汹涌而至。

江笑大惊失色。

然而已经晚了,浑黄的河水裹着巨石和碎冰奔腾而下,如狂龙席卷战场。即便郢国将士善水,但面对这种景象,依旧惨叫着抱头鼠窜,战马惊嘶人立,兵器旌旗卷入漩涡。

眼看败局已定,江笑挣扎着解下腰间象征云靡将军的鱼符,塞进水性最好的亲信手中:

“带回去,告诉君上……”

话未说完,巨浪卷起的沉重石块,扑面砸来。

被石块迎头击中的一刻,血色在水面蔓延,江笑仿佛又看见碧落城外的秋月,看见自己随临渊君策马归来时扬起的风尘。

不过须臾光景,三万郢师已经被冲得七零八落,浊浪中只余零星呼救,转眼没入翻涌的泥涛深处。

暮色中,螭龙旗帜被晚风吹得猎猎作响。

郢师全军覆没后,荷华立于损坏的坝上,望着远处奔涌的河水神情冷肃。廖若驻枪站在她身后,见她凝眸不语,不由得问道:

“太后,仗打赢了,为何您看上去……似乎并不高兴?”

荷华微叹口气,“民坝为棋,兵谋为秤,敌借民力以成患,哀家借民心以破局,以水治水,以兵制兵。但……天下哀霜,民生若雪,这样的日子,究竟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呢?”

她用的是师邝教授璇玑上课时讲述的《兆史》里的话,字里行间,透着一股萧瑟。

闻言,廖若也不禁有些惆怅,不过她很快又振奋起来,一双眼睛莹莹有神,对荷华道:

“太后莫要忧愁,来日宸国一统天下,百姓何愁不能安居乐业?”

荷华总算扬起一丝笑:“那哀家便与你一同等待这一天的到来。”

河水滔滔,浮尸与断戈带向苍茫的远方,荷华忽而想到,也不知这个时候,摇光在做些什么呢?

朔风掠过箭楼,卷落枝头残雪。

八通岭上,垛口凝着霜花,唯有砖石缝里未化的冰棱,折射着冷冽日光。宸军四万将士藏身于皑皑白雪覆盖的沟壑间。玄铁长枪裹着麻布,青铜盾牌覆着兽皮,屏息凝神等待郢军的到来。

摇光就着雪水,草草吃了一口麦麸饼后,继续潜伏在烽火台下,一动不动地观察着郢国方向的动静,整个人几乎要与烽火台融为一体。

忽然,有轻微的踩雪声响起。

沈冉尽量放缓脚步,他的嗓音里有按捺不住的紧张,低声道:

“殿下,临渊君到了。”

第152章 清庙(19)要么赢,要么死。……

茫茫荒原之间,踏雪乌骓马仿佛一个醒目的黑点,马背上颜瑾抬起头,深蓝的旗帜在头顶随风舒卷,上面的纯白鲲鹏犹如一抹轻云。

就在他根据云层情况,默默推算接下来是否会下雪时,突然原野尽头,有一个踉踉跄跄的人影,没命地向他奔来。

随行军官担心有危险,举起弩机就要射。

颜瑾抬手拦下。

等再近一点,发现是一名脸色青紫,头发丝还挂着冰碴的士卒。

好不容易奔到他跟前,兵卒将鱼符呈给颜瑾后,颤抖着嘴唇道:

“启禀君上,罗沟关一战,败……败了!!”

颜瑾悚然一惊。

他拿着鱼符,还想再多问几句,然而兵卒才说完,便两眼一翻白,倒在地上。颜瑾下马探过对方鼻息,发现他已经断气。

——如此寒冷的天气里,兵卒遭了洪水后一路奔波,完全是靠着一口气撑下来的,如今话和鱼符皆已带到,这口气没了,人也就死了。

凝视着兵卒的尸体,颜瑾握紧鱼符,明明荒原上没有起风,然而没有哪一刻,更令他觉得比此刻更加冷入骨髓。

罗沟关一战败了,江笑只有一个鱼符送回来,出征前的三万将士,如今能再回到郢国的,还能有几人?

巨大的悲凉之意在颜瑾胸腔里激荡着,他站在原地默然良久,最终将自己的披风解下,覆盖在士卒身上,然后命人将他以军礼下葬。

底下的这一幕被八通岭上的摇光尽收眼底,但他却没有立即吩咐宸兵冲锋,而是在烽火台上等待那座小小雪坟的垒砌。

他能感受出来颜瑾的悲伤。

两人自少年相识,一前一后位列中庭四公子之一,彼此争斗半生,虽为对手,却也为知己。如果不是国家立场不同,他会很乐意同他一起煮酒烹茶,坐而论道,只可惜世上没有那么多的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