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华凝视着酣睡的婴儿,在心底希冀着:
希望你和璇玑,能替我们,看到这个未来。
第99章 国殇(1)她,为什么不能是神仙呢?……
征人暴骨,于野苍茫。血沃焦土,黍稷不芳。
——《诗经宸风国殇》
两日过后,众人抵达若幽河畔。
荷华与一众医女在军营外一千米外扎帐,廖若与摇光去河边同敌军对阵。
天色阴沉,若幽河的对岸,浑浊的河水倒映着耜国赤色军旗上暗锈般的血渍,战车轴轮碾过岸边龟裂的甲骨发出脆响。
“龟甲裂兆兮,玄牡既刉;爰求九夷兮,告于风师;青蝇集戟兮,河鱼上尸;彼旟其翻兮,夔鼓将隳……”
青铜鼎中牛骨龟甲燃烧的青烟蜿蜒升空,巫祝赤足披发,一边吟诵古老的祭祀祝歌,一边沾着朱砂在兽皮夔鼓上写下“风”、“雷”图腾。
不远处,车盖垂落的九旒玉藻在风中轻颤,长身玉立的公子头戴紫金冠,在车上持剑而立,一袭锦衣艳若紫堇。
“许久未见,太子殿下风姿不减,得见太子安然返宸,吾心甚慰。”
熟悉的语调,熟悉的开场白。
廖若骑在狮子青上,有那么一刹那的光景,她真的很想冲到对面,疯狂摇晃颜瑾的肩膀,让他不要每次打仗前都说这些文绉绉的,讲得再怎么好听也不会改变打起来后你死我活的事实啊!
不过这也是郢国贵族的通病。
众所周知,郢国极好风雅,若论风花雪月之事,诸国之间郢国若称第一,无人敢称第二。
听说前代郢王为欣赏四时美景,专门在王宫里修筑春、夏、秋、冬四园,其中夏园内,还有一座以玉石堆砌而成的琼玉台,专门取夏日玉石生凉,夜观星象之美感。
荷华向她提过,兆朝的共太子姬旸曾经去过一次琼玉台,于台上俯瞰四园之景,诗兴大发,特意作了一篇《琼玉台赋》赞赏。回来共太子一度想在大昭宫也修建一座,最后因为国库不足而悻悻作罢。
当时荷华的评价是:“得亏王兄有点眼力见,不然父王一定抄起玉圭抽他一顿,然后把他赶到宗庙里跪上几天几夜才行。”
这也侧面反映了,兆朝覆灭时,姬氏王室已经穷到这么地步。
连个诸侯国都比不上!
廖若对此掩面叹息。
至于耜国么,濒临西州、北疆,皆是蛮夷化外之地,巫祝与战鼓那些,一看便是耜国的作风。廖若很怀疑,如果让颜瑾来安排,应该会变成美人歌台暖响,春光融融。
摇光虽然同样是诗书礼乐熏陶之下长大,但宸国尚武,显然他对颜瑾的说辞也很不耐烦,只见他眉头挑了挑,挥袖轻飘飘吐出两个字:
“放箭。”
埋伏在四周的宸国弓箭手弯弓搭弦,箭雨呼啸着向河对岸而去,仿若无数飞蝗。
利箭的袭击似乎早在颜瑾意料之中,他一声令下,耜兵集结举盾,盾牌组成密不透风的山阵,箭矢打在上面,叮叮当当的声音络绎不绝。
一轮箭雨停歇,重新露出紫衣公子的面容,他缓步行至河畔,眼神里蓦然有着刀锋般的冷厉,道:
“既然太子殿下如此杀伐决断,瑾也无须客套下去了。唯有一句,想送给太子与众宸国将士——”
他拔高声调,朗声道:
“七日之内,耜兵必过若幽河,破
延夏城,取黎后与黎公子性命!”
摇光同样冷声道:
“那孤也向临渊君保证,七日后,孤定当率军,踏平绥宁县,捍我宸国国威,光复黎王疆土!”
若幽河畔的对阵传回军营时,荷华正带领医女们捣药。
她们现在制作的大多都是三七、小蓟、大蓟,主要用于止血和防止伤口感染,后续沧澜郡内还会陆续送来黄连、金银花、青蒿和川芎、当归等贵重一些的药材,为受伤的将士抗感染、解毒。其中川芎能麻醉减轻痛苦,当归可以帮将士补充气血。
丝丝缕缕的药草清香弥漫在营中,医女们恭敬而温顺,低头时露出修长的脖颈。大概是第一次见王后,畏于王后之威,很少有人说话。
她们有一部分是容人,还有一部分是从其他各地迁移到沧澜郡的宸人——宸国征服一地后,常将当地贵族、豪强和平民强制迁徙至其他地区,然后再将多出来的土地赐予有功的将士及其家属。
这种做法既能防止旧贵族煽动反抗,又能充实宸国本土的劳动力和兵源。
“阿姊,首战结束了,太子殿下与临渊君约定在七日之内必破城。”时鸣进入帐内,身后跟着推轮椅的姜璘。
时鸣因为是宦官,姜璘年纪又小,所以两人虽是男子,亦能出入无阻。
两人的到来就像一束光,微微点亮昏暗的营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