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宸宫谣(150)+番外

作者:南淮月 阅读记录

第73章 车攻(12)何为家国,何为天下,何……

暮云低垂,沉重地压在天耀城的飞檐斗拱之上。

荷华率一众金吾卫匆匆赶到姜家时,眼前一幕却是出乎预料。

只见小公子姜璘头绑白绫,手捧漆盒,带着一众家丁侍女跪在府邸前。而他身后的庭院里,整整齐齐摆放着几十只梨花木铜锁的箱笼。

面对荷华,少年嗓音平静,将漆盒高高捧起:

“罪臣之子姜璘,特向王后殿下,进献姜家世代田产地契!”

他的嗓音清脆而决绝,久久回荡在四周,荷华不禁一怔。

云鬓雾鬟上的那只高冠长尾的凤凰玉钗微微摇晃,像是一朵碧色的花在枝头轻颤。

而姜璘始终保持高举漆盒的姿势,目光不卑不亢。

他在赌,赌王后的善心,赌整个姜家的气运。

注视着眼前的孱弱少年,半晌,荷华总算开口:

“既然姜小公子如此明事理,本宫暂且饶过你和你的家人。你父姜堰虽有罪,但他已自尽谢罪。等陛下回来,本宫会向陛下谏言,请他对姜家从轻发落。今日过后,你们搬出姜宅,在王都周围另寻一个地方居住便是。”

姜璘松了口气。

——他母亲自从得知父亲在狱中自尽的消息后,直接病倒不省人事,两个姐姐又身在深宫,别说出来,连个消息都没法听见。这种情况下,偌大的姜家,竟只能由他一个人撑起。

幸好,他赌赢了,他保住了阖府上下五十四条人的性命。

他已尽力。

阴沉沉的天色里,金吾卫们手持长枪,铠甲在黯淡的光线下闪烁着森冷的光,有条不紊地将箱笼辎重一一搬运上车。

等所有东西都搬完,荷华正要离开,姜璘蓦地开口:

“王后殿下——”

荷华回过头,只见姜璘俯身下拜,一袭素衣,仿佛被风雪压倒的白杨,然而嗓音却是字字句句,掷地有声,他说:

“我父虽然有罪,但真正罪大恶极的,另有其人!还请王后殿下,明察秋毫!”

“明察秋毫”四个字,像是一柄尖锐的利剑,瞬间破开天耀城表面的平静与祥和。

一时间,原本因姜家献出家产的嘈杂争论声戛然而止,空气仿佛都变得黏稠起来,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荷华知道,到了她该做决断的时候了。

虽然眼下自己手里只有一份姜堰的口供,没那么多能给丞相定罪的关键证据,但……哪怕手段没那么光彩,被士大夫弹劾,甚至,被宸王废去王后之位,她也认了。

姜堰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真正的幕后黑手,又岂能全身而退?

她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眼神冷静决绝,转身对身后的金吾卫道:

“丞相顾威与治栗内史姜堰互相勾结,贪赃枉法,同罪。”

她微一停顿,赌上自己的王后之位与所有的未来,斩钉截铁地吐出四个字:

“籍没其家!”

查封丞相府的消息一经传出,犹如石子投入沸水,整个王都天耀城都炸开了锅。

不同于姜家的安静,荷华率领金吾卫赶到丞相府时,朱漆大门前围满了顾威的门客和昔日的学生,还有不少士大夫。他们吵吵嚷嚷,怒骂荷华言行无道,妖后祸国。

与之相反,丞相顾威倒是表现得出乎寻常的镇定。

冷风吹得庭院中的树木沙沙作响,古稀之年的老丞相缓步走上前,向紫宸宫的方向,正了正衣冠之后,屈膝跪地,整个身子俯伏向下,稽首扣头,庄重而缓慢地行了一个跪拜大礼。

他的嗓音苍老而不失力度,静静回响在庭院里:

“老朽为相三十年,为宸国所做的一切,总会有人赞同有人反对。但,忠臣会让批评和不满落到自己身上,赞美归于王上。所谓主弱则臣强,主强则臣弱。大臣得誉,非国家之美。”

他看向自己的一众学生,朗声道: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你们记住,这便是为臣之道——”

听到顾威的话,好几名学生忍不住抬起衣袖,擦了擦眼角抹泪。

不少士大夫执着笏板,对荷华怒目而视。

荷华很怀疑,如果不是有金吾卫护着,他们很有可能会拿笏板砸自己的头。

“不过,老朽这席话,是对陛下说的,”顾威话锋一转,冷冷睨了一眼荷华,“可你,又是什么身份?”

面对顾威突然的责问,荷华咬牙:“是,本宫不能直接处死你。”

“可前线的将士可以!他们每一具战死在华容道的尸体,都可以!莫说丞相大人为官三十年,依宸律,就算是王子犯法,也与庶民同罪!”

她骤然拔高声调,“国,之所以为国,是因为律法严明,公正无私,方能令行禁止,使万民归心,社稷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