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宸宫谣(115)+番外

作者:南淮月 阅读记录

至于殷苛刺杀与玄止有没有联系,其中是否牵涉容姬与容太后,她能不提就不提。更何况容姬已死,凭她对宸王烨的了解,宸王烨如果想知道,定然会自己去查。

他也必然会去查。

看到内侍呈上的,在烛火下闪烁着幽幽冷光的狼牙箭头后,宸王烨暗暗攥紧手指。

殷苛,那条该死的狗!他竟敢!

他蓦地出声:“殷氏族人何在?”

荷华恭敬回答:“王都里的尽数关押在牢房中,还有一部分人望风而逃,大公子还在追查中。”

灯火下君王的双眸仿佛凝冰的深潭,连同声音都是冰冷的:

“夷九族,即刻问斩。”

不过短短一日的光景,宸王烨苏醒的消息,就像是飞纸片一样,很快传遍了王都天耀城的各个角落。

明华殿。

铜漏沙沙坠着,每声都仿佛扎在紧绷的弦上。烛火在青玉螭纹铜灯里无声摇曳。白烟从殿角摆放的鎏金狻猊香炉的兽吻断断续续渗出,就像什么巨兽垂死的喘息。

“大公子?”屈纯小心翼翼地唤道。

摇光倚在缠枝牡丹榻上翻阅奏折,袖口银线云纹在灯火下反射出涟漪般的光。

但屈纯知道,他这个动作,已经维持了半个时辰。

连指尖被竹简的倒刺扎到都不曾察觉。

殷红的血珠滴在衣摆上,晕开小点痕迹,仿佛雪地里的红梅残瓣。

曾几何时,摇光总算抬起头:“父王既已安然无恙,我这个做儿子的,自然喜不自胜。”

他的语声幽幽的,放下竹简,“备笔,我要上书向父王请罪,然后自行去边关流放三年。”

屈纯怔住。

好不容易回王都,眼看最大的对手玄止已经被除去,剩下一个公子恒年龄太小,成不了什么气候,怎么又要回边塞那种鬼地方呢?

然而看着摇光的神色,他也没敢多问。

大公子如此行事,自然有他的道理。就是不知道这份奏疏送上去以后,等待他们的,又是什么样的结局。

摇光的《陈情表》,是在两日后的朝会上,递到宸王烨手里的。

许久未上朝堂的宸王烨坐在龙椅上,虽然消瘦,脸色也是久病后的苍白,但整个人仍是有力的,透着不容置喙的威严,叫人心生敬畏。

三公九卿分列两侧,袍袖垂落,神色恭谨,烛火摇曳映着朝服,大殿内静谧无声,只等君王开言,商议朝政。

宸王烨一目十行地扫过奏疏,始终神色沉沉。

而他这个字字恳切的好大儿,就垂首跪在大殿上,表情真挚,白衣如雪,仿佛真的为自己没有教育好二弟,令他行悖逆之事而自责。

不知过了多久,宸王烨总算冷声开口:“你平身吧。”

“玄止敢如此行事,是朕平日里对他过于放肆,才令他生出狼子野心。至于去边关之事,既是朕将你召回来,那便无需再提。”

他顿了顿,看了一圈神色各异的朝臣后,又道:

“朕病重的这段时日,你做得不错。”

摇光稍稍松了口气。

父王如此说,便是承认是他病前的口谕,才令他返回王都。

即便摇光心底比谁都清楚,宸王烨在重病昏迷之前,只向王后提了一次自己的名字。

至于那句话是如何从一个名字,变成让他返回王都摄政的谕旨,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以退为进,打消了一部分父王的疑心。

摇光垂首立于一侧,静待宸王烨的吩咐。

夸完摇光后,宸王烨又向丞相顾威细细询问了他不在的这段时日,朝野上下的情况。在听见王后新颁布的四条律令后,他微微挑了挑眉。

“王后烧毁鹿鸣居的举动,倒是在民间赢得了不少赞誉。”顾威捋着霜白的胡须,缓缓开口,“但臣以为,尚书台增设女尚书一事,可以缓缓。若王后急需女官,令一些年长宫女代劳即可。”

宸王烨没有说话,似是在思索顾威的话。

眼看荷华的努力就要功亏一篑,摇光终于出声:“丞相大人说得极是。只是儿臣觉得,父王遇刺,母后又遇宫变,险些命丧刀下,自然会忧思过重,这个时候驳了她的旨意,恐怕会令她寝食难安。”

“再者说来,”他话锋一转,“这次二弟敢如此行事,且母后那边未曾得到任何消息,必然证明紫宸宫内有他的内应。同理,殷苛敢谋害君上,也证明了他对紫宸宫了解极深。儿臣以为,悖君之人,不可留。”

他这番话说得冠冕堂皇,上升到了整个紫宸宫的安全问题上,宸王烨刚从鬼门关前转悠一圈回来,必然会引起他的重视。

只不过,摇光隐瞒了一点小小的事。

荷华并非不知道政变的事,恰恰相反,她全然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