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里时,姜柔的手指突然顿住,油灯的光晕在信纸边缘摇晃。
信上说:十月初的时候,场里空降了一个主任,然后朝她打听苏兰心。
苏兰心也就是姜柔的那个难产生下原身后去世的母亲。
……
当得知杨姨是姜柔原身母亲生前是最好的朋友后,对方便找到她,从她那里了解到姜柔母亲的事情。
从来到这里到最后离世的全部过程。
而一番交谈的过程中,杨姨得知了两人的关系。
这名空降的主任算是姜柔的舅舅,也就是姜柔母亲的弟弟。
油灯“噼啪“炸开一朵灯花,姜柔盯着“舅舅“二字,喉咙像是被北大荒的风雪堵住。
原身记忆里母亲的模样来自,记忆中的那张老照片。
姜柔从随身空间角落里,那堆当时搬空家里的杂物中翻找起来。
很快便知道了那种只剩下半张老照片。
这半张照片里是一个二十六七岁的姑娘身着笔挺解放军装,利落短发下眉眼坚毅明亮,身姿挺拔如青松,军装的红星与领章衬得她英姿飒爽,举手投足间洋溢着刚解放时特有的蓬勃朝气与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这便是原身的母亲。
原身从出世开始便没有了母亲,再加上原身家庭父亲的不管不顾,继母的刻薄,从小便极度缺爱,因此很渴望亲人,姜柔刚穿越过来时,也好奇,原身母亲的娘家人呢?
若是有外公外婆在,原身小时候绝对不可能过得那么惨!
原身记忆里也没有关于母亲娘家人的任何记忆。
身边人也从来没有提出来过,好像从来都不存在似的。
如今突然冒出个舅舅,让姜柔有点猝不及防。
继续看信后面的内容。
杨姨写道,这位突然出现的舅舅名叫苏明远,四十出头的年纪,穿着洗得发白的中山装,说起话来带着南方特有的温软语调。
得知姐姐早逝的消息时,更是去找姜建国大闹了一顿,差点没动手把姜建国给砍了。
这件事在那边可以说是闹得非常大!
更让姜柔心跳加速的是,杨姨在信末特意用红笔标注:“苏主任说,这个月底会亲自来北大荒一趟,还要把你母亲当年的遗物都带来。”
信纸边角还画着个简陋的信封图案,旁边写着“重
要”二字。
姜柔把信纸反复看了三遍,直到每一个字都刻进心里。
她的指尖无意识摩挲着半张照片上母亲笔挺的军装,突然发现照片边缘还残留着淡淡的红墨水痕迹——那或许是母亲当年别在胸前的勋章留下的印记。
对于突然出现的亲人,姜柔心情复杂,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此刻的心情。
姜柔终究不是原身,她虽然代替了原身继续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下去。
按道理来说,姜柔接收了原身的一切,如今突然多出来亲人,应该高兴才对。
可姜柔又替原身感到不值。
毕竟这些亲人在原身最需要的时候没有出现。
这让姜柔想起了那句,迟来的深情比草轻。
虽然这句话是用来形容爱情的,但用来形容迟来的亲情也没啥问题。
若是这个亲人早一点出现,或许原身就不会死亡,也不会有自己的穿越。
想这么多干嘛,等到时候见了再说。
第67章 :赴约
很快天便渐渐黑了,暮色像被打翻的墨水瓶,将天际染得浓稠如化不开的焦油。
冬天的夜,不管在哪里都黑得格外早,寒气裹着冰碴子往人衣领里钻,呼出的白雾瞬间凝成细小冰晶。
“我出去一趟!“姜柔对着正在糊窗户缝的程雨扬了扬手,棉大衣下摆扫过土炕沿,带起几片干草屑。
她指尖捏着两个铝皮热水壶,壶身还残留着锅炉房的余温,在零下二十度的空气里腾起袅袅白雾。
程雨头也不抬地应道:“好,早点回来!“煤油灯的光晕在她冻红的鼻尖上晃了晃,窗外的北风卷着残雪扑簌簌敲打窗棂。
此时雪已经停了,却给大地铺了层松软的白毯。天冷,雪加上冷空气,产生了白雾,让人看不清周围。
姜柔深一脚浅一脚地踩在积雪上,棉鞋底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
零下三十度的严寒像无形的巨手,顺着脖颈往骨髓里钻,呼出的热气在围巾上结出层白霜。
她裹紧大衣,将热水壶收进随身空间,转身朝着村外的方向走去。
夜幕彻底降临,除了远处锅炉房透出的微弱火光,整个村子陷入死寂。
姜柔借着月光辨认着方向,七拐八拐穿过几条荒僻的土路,终于来到结冰的河面上。冰面泛着幽蓝的光,积雪被风卷成细碎的雪粉,在月光下宛如银沙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