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后的大家都陷入了沉默。
“这,确实不好办!”
魏曼妮看见王丽她们的迟疑,不干了。
丢东西的是她,现在虽然东西找到了,但难保不会有下一次了,这要是不给她一个说法,她可不会善罢甘休。
魏曼妮眼眶泛红,提高音量说道:“那你们说怎么办?今天要不给我个交代,我这心里实在咽不下这口气。难不成以后我还得提心吊胆,防着身边的人偷东西?”
孙小小也附和道:“曼妮说得对,这事儿不能就这么算了。要是不严肃处理,以后知青点还不乱套了?”
冯玉一听,脸上闪过一丝慌乱,急忙说道:“你们就是故意针对我!我都说了我是被陷害的,你们为什么就是不肯相信我?”
姜柔走上前,神色平静地说:“冯玉,事实摆在眼前,再怎么辩解也没用。大家都是知青,本应互相帮助、和睦相处,可你做出这样的事,让大家怎么还能信任你?”
李红英皱着眉头,思索片刻后说:“桂兰说得也有道理,这事儿要是闹大了,对咱们知青点的名声确实不好。但曼妮的委屈也不能就这么算了,得想个折中的办法。”
王丽挠了挠头,提议道:“要不这样,咱们让冯玉当着大家的面道歉,再保证以后不会再犯。然后把这件事记在咱们知青点的内部账本上,要是她再犯,就直接上报。”
冯玉一听,满脸不情愿:“我没做错,凭什么要我道歉?你们这是欺负人!”
孙小小气得跺脚:“你还嘴硬!证据都在你箱子里找到了,你还不承认?”
王桂兰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对冯玉说:“冯玉,你就认个错吧。大家都是为你好,真要闹到公社去,你的前途可就毁了。以后的日子还长,别因为这点事把路走窄了。”
魏曼妮看着冯玉,眼中满是失望:“冯玉,我也不想把事情闹得太僵。
只要你诚心道歉,保证以后不再犯,我可以不追究。但要是你还执迷不悟,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冯玉咬着嘴唇,脸色一阵青一阵白。过了好一会儿,她才极不情愿地低下头,小声说:“对不起……”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
孙小小不依不饶:“你声音大点儿,道歉就该有个道歉的样子!”
冯玉深吸一口气,提高音量说道:“对不起,是我错了,我不该偷曼妮的手表,以后再也不会了。”
李红英点点头,说:“行了,既然道了歉,大家就都翻篇儿吧。以后咱们还是好同志、好知青,都把心思放在建设知青点和为乡亲们服务上。”
姜柔看着冯玉,目光中带着一丝深意:“希望你是真的认识到了错误,以后别再辜负大家的信任。”
冯玉默默地点点头,不敢直视众人的目光。这场风波看似暂时平息了,但知青们之间的关系,却仿佛蒙上了一层难以抹去的阴影。
……
第43章 :初雪
这件事过后,大家再往后与冯玉相处时,态度都微妙起来,言行间不自觉地有了一丝隔阂,平日里热络的氛围淡了许多,连眼神交汇都多了几分刻意回避。
经历这场风波,姜柔心里憋闷,夜深人静时辗转反侧,一个搬出去的念头在心底悄然生根发芽。
思来想去,她想到了正在为下一批即将到来的知青们盖的泥草房。
这些泥草房,可满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建筑的鲜明特色。
墙体是用黄泥砖一块一块仔细垒砌起来的,那黄泥砖制作工序不算复杂,却满是质朴的乡土味儿。
先把黄土地里的黏土挖出来,添上些麦秸、稻草碎末,充分搅拌均匀,让麦秸、稻草与黏土紧紧相拥,为砖块增添韧性。
再把和好的泥填进简陋模具,压实成型,而后放在太阳下暴晒风干。
这样制出的黄泥砖,颜色黄中带褐,就像大地本身的色彩,表面粗糙不平,凑近瞧,能看到泥土细腻的纹理,还有麦秸不规则地穿插其中,每一块都带着手工制作独有的温度与差异。
屋顶搭建也颇为讲究,先用粗壮结实的木头搭起房梁框架,这些木头都是从附近山林采伐而来,带着树木本身的纹理与清香,支撑起整个屋顶的重量。
框架搭好,便铺上一层厚厚的稻草与麦秆,层层叠叠、密密麻麻,像是给房子盖上一床蓬松温暖的被子,用来遮风挡雨、抵御严寒酷暑。
屋脊处至关重要,用泥巴和着石灰,将两边的茅草或瓦片牢牢固定,这样哪怕狂风呼啸,屋顶也能稳稳当当,不会被轻易吹走。
不过,这房子也有不足之处,屋檐修得较窄,房檐低矮,阳光常常被挡在屋外,走进屋内,光线明显昏暗,大白天有时都得借助灯光才能看清四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