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年代带着空间下乡她吃肉馋哭别人(24)

作者:艾酷的晓猫 阅读记录

“曲乔梁、王浩你们要不要一块。”王伟兵朝着两人问道。

“王伟兵,赶紧走了。”跟王伟兵相熟的知青叫他。

“你去忙吧,我们在这里看看。”王浩拒绝王伟兵想要同行的邀请。

这时,冯玉找了过来,从身后走来,拍了拍曲乔梁的左肩,“乔梁。”然后躲到右边,随后故作可爱的来了一声,“乔梁我在这。”

这一番做作的表现并没有引起曲乔梁的注意。

曲乔梁看了看冯玉周围,然后问道:“姜柔呢,怎么没有跟你一块过来吗?”

冯玉一听这话,顿时就不高兴了,脸一下就拉胯了。

“乔梁,你居然不关心我,我昨天差点就命丧狼口了。”

对于冯玉这一表现,曲乔梁很是反感,,内心吐槽,“那不是你作的嘛!”但也不能说出来,“我们都是来自一个地方的,彼此之间互帮互助。”

冯玉听了曲乔梁的话,虽然心里不太舒服,但也挑不出什么毛病。

另一边,在王丽的带路下,三人来到了,一处摊位,将收拾好的板栗、松子、野山菌拿了出来。

王丽掀开粗布包袱,露出黄澄澄的板栗和油亮的松塔。

野山菌用白桦树皮裹着,还带着露水的潮气。摊位老板是个戴毡帽的老汉,眯起眼凑近打量:“这榛蘑成色倒好,咋卖?”

“三斤换一尺布票。”王丽伸出三根手指,指甲缝里还留着秋收时的泥渍。

她知道黑市上一尺布票能换五斤玉米,但公社供销社的布要凭票供应,知青们攒半年也凑不够做棉袄的量。

而这赶集点虽然不是黑市,但也是有着严格的管控,更重要的是每人最多只能带两件物品来此交易。

姜柔他们的几样山货加在一起也才十五斤。

老汉皱了皱眉,似乎觉得不太划算:“姑娘,这价可有点高。你看这山货虽好,但如今谁家都不缺这几口吃的,布票可不好弄啊。”

王丽连忙陪着笑脸说:“大叔,您看看这板栗,颗颗饱满油亮,松子也是精心挑选的,野山菌更是新鲜得很,都是我们知青辛苦上山采来的,您就给个合适的价吧。”

老汉思索片刻,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说:“行吧,看在你们知青也不容易的份上,两斤半布票,不能再多了。”

王丽有些犹豫,姜柔在一旁轻轻拉了拉她的衣角,暗示她不要错过这个机会。曲乔梁也在旁帮腔道:“丽姐,大叔说得也有道理,现在这东西能换到布票已经很不错了,再商量下去怕就没这个机会了。”

王丽咬咬牙,点了点头:“那好吧,大叔,就这么定了。”

老汉从怀里掏出一个破旧的布袋,小心翼翼地数出两斤半布票递给王丽。王丽接过布票,仔细地检查了一遍,然后小心地放进口袋里。

完成了交易,三人站在摊位旁,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王丽一边把钱和布票小心地放好,一边说:“这下好了,有了这些布票,咱们可以给每个人做一双棉鞋了,冬天就不用担心脚冷了。”

姜柔朝着毡帽老汉问道:“大爷,你知道这里谁会木匠手艺吗?”

第18章 :结束

姜柔想找个木匠,给自己打个小柜子,她空间里的东西多,但不能无缘无故的拿出来,打个小木柜,平时放一些不重要的物品,用来掩护,这样也可以算是有个遮掩。

姜柔话音刚落,毡帽老汉的手指突然在摊位边缘敲了敲,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警觉。

他往四周扫了扫,压低声音道:“丫头,这年月找木匠......”话没说完,斜对角卖陶罐的秃头汉子突然提高嗓门:“王老三!你家二小子昨儿又去林子里砍树啦?”

老汉浑身一激灵,抓起一杆秤砣往姜柔手里塞:“娃,你要真想打个小木柜,就拿这个当信物,去向阳村的村东头老槐树底下找瘸子李。”秤砣沉甸甸的,底部刻着模糊的“忠”字。

姜柔的目光却落在老汉颤抖的手腕上——那里有道新鲜的鞭痕,像是被公社民兵抽的。

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后,姜柔便满意的离开了。

距离赶集还有一段时间结束,姜柔、王丽、孙小小三人便开始在集上到处逛。

买了一些日常所需要用到的生活用品,虽然在这里买比村里的供销社的代销店买要贵一点点。

但在代销店里买需要票,而这里则不需要。

孙小小踮着脚张望:“姐,那边有个卖花布的!”

灰扑扑的布摊上,裹着后头巾的大妈正用竹尺拍打落灰的布料。

姜柔凑近一看,靛蓝印花布上有条浅褐色水痕,月白士林布缺了巴掌大的角——果真是布场淘汰的残次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