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年代带着空间下乡她吃肉馋哭别人(185)

作者:艾酷的晓猫 阅读记录

王婶随手扯下围裙当“花”,往人群里一扔,张师傅的旱烟杆“咚咚”敲在饼干盒上,清脆的声响混着孩子们的笑闹,瞬间将气氛推向高潮。

鼓声戛然而止时,“花”落在了老猎户赵大爷怀里。

老人呛了口旱烟,在众人的哄笑声中站起身,用布满老茧的手抹了把脸:“俺们大老粗不会唱歌跳舞,就给大伙讲个山里的故事吧!”

他往火塘里添了块桦木,火星子“噼啪”溅起,映得他古铜色的脸庞愈发神秘,“那年冬天,俺在鹰嘴崖下撞见只白狐......”

故事讲到惊险处,连最调皮的孩子都屏住了呼吸。

姜柔挨着李洁坐在墙角,忽然感觉有人轻轻拽她衣角。

转头一看,是村里最小的丫头翠翠,捧着个豁口的搪瓷碗,碗里盛着几块烤得金黄的狍子肉:“姐姐,你做的菜最好吃,这个给你!”

“谢谢翠翠!”姜柔刚接过肉,那边鼓声又急响起来。

这回围裙落在了李强手里,大队长挠了挠头,突然扯开嗓子吼道:“俺给大伙来段《智取威虎山》!”

粗犷的唱腔惊得房梁上的积灰直往下掉,惹得众人笑作一团。

“不行不行,光听大队长唱不过瘾!”李洁起哄着把围裙塞给姜柔,“小姜也得来一个!”

姜柔红着脸站起来,瞥见窗外的月光愈发清亮,忽然有了主意:“我给大家念首诗吧!”

她清了清嗓子,声音随着煤油灯的光晕轻轻流淌,“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念到“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时,食堂里响起热烈的掌声。

第142章 :雪地畅谈

夜色渐深,知青大院的火塘里,木柴烧得通红,映得每个人脸上都泛着暖融融的光。

张师傅咂着嘴,粗糙的手指轻轻敲着搪瓷缸子,感慨道:“这诗大气!小姜肚子里果然有墨水!”

他眯着眼,像是回味着方才姜柔念的那首《沁园春雪》,又补了一句,“比咱们屯里那些酸秀才强多了!”

姜柔抿唇笑了笑,火光映在她清亮的眸子里,像是跳动的星子。

她拢了拢围巾,轻声道:“张叔过奖了,只是恰好记得几句。”

“那我也来一首!”

周文学突然站起来,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地念道:“‘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得了吧你!”

王秋月笑着打断,“人家姜柔刚念完这首,你就照搬,能不能有点新意?”

周文学挠了挠头,嘿嘿一笑:“那我换一首!‘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众人哄笑起来,梁秀秀托着腮,眼里带着几分向往:“要是能去延安看看就好了,听说那里的窑洞还留着当年的标语呢。”

李洁正蹲在火堆旁烤红薯,闻言抬头,鼻尖上沾了点炭灰:“延安有啥好的?还不如咱们北大荒实在!你看这雪,这地,种出来的苞米都比别处甜!”

姜柔看着她那副骄傲的模样,忍不住弯了眉眼。

她伸手替李洁抹掉鼻尖的灰,笑道:“是是是,咱们靠山屯最好。”

夜色愈发深沉,火塘里的木柴渐渐化作通红的炭,映得屋内暖意融融。

吃饱喝足的人们开始三三两两散去,有的帮忙收拾碗筷,有的围着火堆唠起了家常。

姜柔蹲下身,从灶台边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狗食——一碗拌了肉汤的苞米面窝头,掰碎了放在追风和彩虹面前。

两条狗立刻凑过来,尾巴摇得像螺旋桨。彩虹甚至急得用爪子扒拉姜柔的裤腿,喉咙里发出“呜呜”的催促声。

“急什么?又少不了你的。”姜柔戳了戳它的脑门,指尖陷入柔软的绒毛里。

李洁跑过来,棉鞋在雪地上踩出“咯吱咯吱”的响动:“姜柔,要不要去外面走走?今晚难得月亮都出来了!”

姜柔头也没抬,专心掰着窝头:“等会儿,等我把这两个家伙喂完。”

“行!”李洁蹲下来,伸手去揉追风的耳朵。

追风警惕地瞥了她一眼,但到底没躲开,只是喉咙里咕噜了一声,算是默许。

喂完狗,姜柔拍了拍手上的碎渣,跟着李洁走出院子。

月光如水,洒在雪地上,映出一片银白。远处的山峦在夜色中勾勒出起伏的轮廓,像是沉睡的巨兽。

姜柔仰头望去,墨色的天幕上缀

满星辰,仿佛伸手就能摘下一把。

她恍惚间想起后世的都市,霓虹灯太亮,早已看不见这样的星空。

“小姜知青!”身后传来李书记的喊声。老人抱着个油纸包,深一脚浅一脚地追上来,胡子上还沾着未化的雪粒,“这是上次那位拍照的同志让我转交的,说是给你的新年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