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主任裹着结满冰碴的军大衣,深一脚浅一脚地踩着积雪往办公室走。
寒风卷着雪粒打在脸上,生疼得像无数细小的钢针扎着。
他搓了搓冻得通红麻木的手,呼出的白气瞬间凝成冰晶挂在眉毛上。
李书记早已候在门口,一把拉住王主任的胳膊往屋里拽:“老王啊,可把你们盼来了!咱们屯里好几个人都病倒了,就等着救命药呢!这次可算有救了。”
随后便在李书记的带领下一起进了办公室王主任进了屋,跺了跺脚上的雪,伸手在炉子边取暖,脸上满是无奈和愧疚:“老李,我这次来,真是难为坏了。”
“路上风雪太大,车子好几次都差点陷进雪窝子里,走走停停,耽搁了不少时间。”
“药品的事,我得跟你提前打个招呼,你可别怨我。”
李书记给王主任倒了碗热水,双手递过去,急切地问:“咋回事?药品没带够吗?”
王主任接过碗,喝了口热水暖了暖身子,叹了口气说:“西药实在是太紧张了,上面的库存也不多,能分给咱们靠山屯的就更少了。”
“这次运来的,大多数都是中药。你也知道,这西药,尤其是抗生素,现在是宝贝疙瘩,哪个公社都缺,都在抢。”
“咱们这边交通又不方便,运输损耗也大,路上稍微保管
不好,有些药就不能用了。”
李书记眉头紧锁,脸上满是担忧:“这可咋办?屯里好些人得的是急症,中药见效慢,怕是等不及啊!”
“特别是几个发烧咳嗽厉害的,还有受伤感染的,没西药可不行。”
王主任拍了拍李书记的肩膀,宽慰道:“老李,我知道你的难处,可我也没办法啊。”
“不过这些中药也都是精选的,对付常见的风寒感冒、肠胃不适还是很有效的。”
“我还带了几个老中医开的方子,让咱们屯里的赤脚医生照着方子抓药,配合着针灸,说不定也能有效果。”
李书记沉默了一会儿,咬咬牙说:“行吧,有总比没有强。”
“我这就去安排人把药领回来,让赤脚医生赶紧看看,先把能用的药分发下去。”
“只是苦了乡亲们,这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只能慢慢熬了。”
王主任从怀里掏出一张纸条,递给李书记:“这是西药的清单,就这么点儿,你可省着用。”
第114章 :包饺子
“青霉素就五支,链霉素三支,去痛片两盒,还有些退烧药。”
“剩下的都是中药,柴胡、板蓝根、黄芪这些,治疗风寒感冒、清热解毒的。”
李书记接过纸条,仔细看了看,眼里满是心疼:“就这么点儿西药,怕是连重伤员都不够用。”
“唉,不过还是得谢谢你,老王,这么艰难的路,你还亲自把药和粮食送来了。”
王主任摆了摆手:“说啥谢不谢的,咱们都是为了乡亲们。”
“这次粮食先紧着病人和老人分,可别再出啥岔子了。”
“我在这儿待不了太久,还得赶紧把其他公社的物资送过去。”
李书记点点头,坚定地说:“你放心,我一定安排好。这次多亏有你,不然靠山屯真不知道该怎么熬过去。”
如今这个年代,北大荒的农村公社医疗条件相对有限,药品供应主要依赖计划调配和基层卫生机构(如公社卫生院、大队医疗站)。
冬季受交通和存储条件限制,药品种类较为单一,以治疗常见疾病和应急为主。
药品的稀缺性,所以王主任带来的药品也不多,而能给到靠山屯的就更少了。
李强带着壮劳力爬上货箱,冻僵的手指笨拙地解着油布绳结。
当第一袋白面被递下来时,几个女知青忍不住的热泪盈眶。
实在是这阵子饿的太狠了。
村民们、知青们排成长龙传递粮袋。
这些天,除了牛圈里的牛,和猪圈里养的那过年时需要上交一半的五头猪外,靠山屯里养的鸡鸭都已经吃完了。
可以想象一只鸡炖出来的汤,要够一两百人每人一碗汤。
清澈如水,上面飘着一点肉末和几滴油花。
当粮食全部运到仓库后,看着再次装满粮食的仓库李强心里此刻算是踏实了。
“没有粮的日子可以说是真慌,有粮的日子真好!”李强感叹道。
“今晚我们包饺子吃咋样?”张师傅说道。
“用白面包饺子?”孙小小攥着袖口的补丁抬头,睫毛上还沾着扫雪时落下的冰晶,“可咱哪儿来的馅啊?猪圈里的猪不是得留着上交吗?”
张师傅用袖口蹭了蹭鼻尖的冻痕,从裤兜里摸出个油纸包:“咱还有半块田鼠肉呢!昨儿我藏在灶台灰里,冻得跟石头似的,这会儿正好化了剁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