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年代带着空间下乡她吃肉馋哭别人(123)

作者:艾酷的晓猫 阅读记录

我以前在供销社见过渔网,大概这么宽……”他伸手比划着,袖口露出半截褪色的蓝布,“得用墨线弹着量,不然织出来歪歪扭扭。”

程雨赶紧掏出笔记本,在扉页画下简易网眼尺寸:“就按这个来!我们知青这边应该能凑出些尼龙绳,虽然细,但多股拧在一起也结实。”

她话音未落,知青小吴就抢着说:“我还有四米长的尼龙丝!上次补衣服剩下的!”

毕竟捞到鱼,肯定能够吃上肉,吃点力或者东西也没什么,就怕不带他们知青玩。

“好!”李书记一拍桌子,震得煤油灯都晃了晃,开始吩咐道:“织网分成三组,妇女同志负责编网,男同志砍竹子做网框,壮劳力去砍树做冰镩子。明天天亮前,所有材料都集中到大队部!”

“等等!”王秀英突然从人群里钻出来,围裙上还沾着锅底灰,“冰面滑,万一有人摔着磕着怎么办?还有,捞上来的鱼咋分?”

这话顿时引起一阵骚动。几个社员小声嘀咕,有人担心安全,有人惦记着鱼获。

姜柔不慌不忙,翻开笔记本,上头密密麻麻记着注意事项:“冰层厚度超过半米才安全,咱们用绳子把人连成串,每隔五米站一个。

至于分鱼嘛~就按工分算,多劳多得!要是捞到的鱼够多,剩下的鱼晒干存起来,留着开春青黄不接时吃。”

“这法子好!”张师傅站在门口搓着手,“我再带几个后生去砍些柳条,编几个鱼篓子,省得鱼没处放。”

“那运输也是个问题。

”李书记终于开了口,他一直蹲在炕头抽闷烟,烟灰簌簌落在蓝布棉袄上,“拖拉机去冰面太危险,咱们那辆老解放车,轮胎怕是打滑。”

“我有主意!”李铁柱突然从人缝里挤出来,脖子涨得通红,棉袄领口还沾着锯末,“用爬犁!把车斗拆下来装上木头滑板,能拉好几千斤!我和我爹连夜做几个!”他说话时,兜里掉出块木板,啪嗒一声落在地上。

李强盯着铁柱发颤的手指,那上面沾着新鲜的木屑,显然已经偷偷准备过了。

他点点头:“行!今晚就开工!大伙加把劲,等捞了鱼,每人先分两条现炖!剩下的鱼头鱼尾,都给食堂熬汤!”

哄笑声中,姜柔望着满屋忙碌的身影,忽然觉得心里暖烘烘的。

张婶已经开始和几个妇女比划织网的手法,老关头正眯着眼检查麻绳的磨损处,李铁柱父子俩已经扛着锯子往家跑。

她摸了摸口袋里的野山椒,想着等鱼捞上来,一定要用这辣椒做个酸辣鱼汤,再配上张婶腌的酸菜,保管比城里馆子的菜还香。

窗外,月光照在雪地上,将每个人的影子拉得老长,在地上织成了一张无形的大网。

寒风卷着雪粒子扑在窗纸上,却吹不散屋里热腾腾的希望。

第94章 :集体捞鱼

花费了一天的时间,织了五六张渔网。

子夜时分,新雪如鹅毛纷扬,把整个村落埋进柔软的银毯。

凌晨四点,生产队大院的铜钟还未敲响,煤油灯便已次第亮起。

各家各户端着粗瓷碗,就着腌萝卜啃苞米饼子,热气在昏暗的屋内氤氲成雾。

“多吃点!”张婶往儿子碗里塞了块腌肉,“凿冰可是耗气力的活计。”

晨曦还未至,众人吃了早饭后,一大群人拉着渔网、托着爬犁浩浩荡荡的往水库河冰面上而去。

他们这里不是没有耕地的牛、拉磨的驴,但牛和驴都是公社的财产,除了耕地拉磨外,干其他的都需要去公社申请。

现在大雪封山,人都很难出去,更别提申请了。

这种情况下只能用人力来拉了,好在还有一辆运输的小皮卡。

不过也没法开过去,雪地上太滑了,开不起来。

木爬犁吱呀作响,铁制的冰镩子与铁锹碰撞出清脆声响。

知青们裹着褪色的军大衣,深一脚浅一脚地跋涉在齐膝深的积雪里,呼出的白气瞬间凝成冰晶挂在眉梢。

众人到了河面,河冰面上是厚厚的雪层。

李强望着远处泛着青光的河面,忽然停下脚步:“都把鞋套上草绳!”

他弯腰示范,将稻草在棉鞋外缠绕紧实,“冰面结了三层冰,滑得能摔断尾椎骨!”

众人见此也纷纷照做。

随后众人们先是将东西都给放下,需要先找一处冰薄的地方,还要是鱼聚集在冰面,同时众人还需要清理一下河冰面上厚厚的雪层。

虽然在场大部分人都没怎么捞过鱼,但对于河冰面下的鱼群在哪里还是知道不少的。

此时的河面宛如巨大的琉璃镜,雪层下隐约可见纵横交错的冰纹,似是大地凝固的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