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县里发的《农民识字课本》打底,农技部分我再找几个人一块整理些手抄资料。”
张凯翻开帆布包,里面露出半本被翻卷边的《农业科技手册》,“再收集些农药化肥的包装袋当教具,现学现用。”
“毕竟夜校这事我们之前从未办过,仓促之下很难准备齐全。”
“记工分的事儿可得说清楚!”刘婶子突然挤到前排,围裙上还沾着灶台的煤灰,“当年办识字班,没人愿意耽误干活来教书,最后不了了之。”
“教书的知青每晚记两个工分,知青同志再加半斤粮票补贴。”李书记话音刚落,屋内响起此起彼伏的议论。
有人掰着手指计算,有人小声嘀咕粮票能换多少挂面。
“但是咱们还得立规矩!”关盛往火盆里添了块炭,火苗腾地窜起,“迟到早退扣半分工,旷课直接取消评优资格!”
窗外不知何时飘起了雪,簌簌落满窗沿。
散会时已是月上中天,煤油灯的光晕里,众人呵出的白雾在冷空气中凝成细小冰晶。
第二天早上,清晨薄雾还未散尽,屯口老槐树上的大喇叭就“滋啦“响起了电流声。
李书记沙哑的嗓音惊飞了树梢的麻雀:
“全体社员注意!今儿个宣布个大事......”
正蹲在井台边刷牙的姜柔手一抖,搪瓷缸里的水洒了半截。
李书记清了清嗓子,声音在喇叭里震得嗡嗡响:“从下周一晚上开始,大队部西厢房办冬闲夜校!
扫盲班教识字算账,农技班讲施肥除虫,不识字的、想多学本事的都来!教书的知青记工分,听课的社员满勤也给奖励!”
井台边炸开了锅。王寡妇攥着搓衣板凑到人群里:“真能学认字?那俺家虎娃明年上学,俺就能帮着检查作业了!”
她话音未落,蹲在墙根晒太阳的赵老头把烟袋锅子敲得邦邦响:“净瞎折腾!大冷天的不如在家捂被窝,学那些弯弯绕绕有啥用?”
知青大院里,程雨正往墙上贴旧报纸挡风,听见广播,“这一次夜校上课机会,我一定不再退让了!”
沈梦吃完早饭后和陈锋一起在回去的路上听到广播后,对于关于知青报名,记工分,还有补贴都很心动。
“陈锋,你在学校上学的时候成绩就一直是班级第一,这一次你要是去报名肯定能成功的,不像我,我成绩不好,大概率……”
陈峰安慰着沈梦,“没事,我帮你,你一定能成的!”
……
傍晚收工时分,大队部门口已经被来想要报名的知青们给围满了。
第77章 :报名
大队部门前的空地上,知青们排起了长队。
作为大队长的李强此刻站在台阶上,手里拿着报名表,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大家别挤!名额有限,我们得择优录取......”
“择优?怎么个择优法?”人群里一个戴眼镜的男知青高声问道,“是看学历还是看教龄?”
沈梦攥着陈锋的衣角,小声嘀咕:“我……我高中都没毕业……”
陈锋拍拍她的肩膀:“别怕,你算术好,可以教记账班。”
这时,李书记从门外走进来,站到台上,“都安静,这次夜校招聘讲师六名、助教六名,以考试的形式来录取,前六名当主讲,后六名当助教。”
“报完名的现在可以回去了,等两天后来考试!”
说完这话后,李书记便离开了。
李书记前脚刚走,知青们就炸开了锅。
人群中,戴眼镜的男知青推了推镜框,挑眉道:“考试?这不是故意为难人吗!咱们连考试范围都不知道,怎么准备?”话音刚落,周围便响起一片附和声。
“就是说啊!”一个扎着麻花辫的女知青跺了跺脚,“这也太突然了,一点准备时间都不给。”
张凯站在一旁,清了清嗓子:“大家别急,虽然没说考试范围,但肯定离不开识字教学、农技知识和基础算术。咱们知青手头都有书,这两天抓紧复习,肯定没问题。”
王桂兰也跟着点头:“张凯说得对,而且咱们白天还要上工,晚上抽点时间看看书就行。我打算把那本《农业科技手册》再仔细研究研究,农技班的考题应该跑不出这范围。”
人群里突然传来一声嗤笑,只见冯玉双手抱胸,斜睨着众人:“有些人就算临时抱佛脚,也未必能考过。毕竟,真本事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学来的。”她这话一出,周围瞬间安静下来,大家都知道她话里暗指谁。
孙小小缩了缩脖子,低着头不敢说话。
姜柔倒是无所谓地耸了耸肩,冲着冯玉笑道:“能不能考过,试过才知道。与其在这儿说风凉话,不如赶紧回去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