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聘书,然后是一箱箱的聘礼……宫人们各个喜气洋洋地鱼贯而入,将抬着的木箱放下。
刘公公与李嬷嬷交换了聘书,这也算是民间的老媒人规矩了。
放下所有的聘礼,萧长宁深深地望了屋中一眼,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按照习俗,他俩婚前是不能再见的,不然就是对女方的冒犯。
门吱扭一声推开,李嬷嬷满脸受宠若惊地走进来,“娘娘,聘书到了。”
佟莺接过聘书,这才发现自己的手有些发抖,她深呼吸一口气,接到手中打开。
果真,上书她的名字,落款正是——萧长宁。
上面还盖着玉玺印章。
此刻,佟莺才终于从迷糊中回过神来,真切地感受到,她与萧长宁是真的……要大婚了!
好不容易挨到大婚的吉日,佟莺天还未亮就起了身,其实她本来也一夜没有好眠,躺在榻上辗转反侧,干脆就起身梳洗打扮了。
来了宫中许多个手艺精巧的嬷嬷,一个盘头一个描眉,一个架起嫁衣。
按理说这嫁衣应当是佟莺出生时,就由母亲给缝制的,可家中生了变故,自然也就没法用了,所以萧长宁就找了京城最好的裁缝加快缝制的。
样式却非常华美,内里是百蝶穿花红菱肚兜,云彩五霞金羽披肩,流云万福软烟罗长裙,头戴金花八宝珠翠凤冠,外罩鸳鸯金纹大红盖头。
佟莺被来回一番折腾,天蒙蒙亮的时候,终于是归置好,被嬷嬷摆在铜镜前。
望着镜中的人,佟莺也微讶地睁大眼。
她从未穿过这等华贵的衣服,看起来和平时很不一样,眉如远山含黛,粉面桃腮,嫣红的唇瓣,身着凤冠霞帔,整个人看起来喜庆又贵气。
吉时已到,曹蓉等人早已准备好在门口准备拦门,这也算是个习俗了,新郎官总得破点财才能进门接到新娘。
听着院子里吹锣打鼓,一片喜气洋洋,萧长宁身后跟着的裴和风、九殿下、宋舟等人纷纷开始洒金瓜子和金叶子,宫人们都欢喜地哄抢一片,哪里还顾得上拦他们。
是已,萧长宁没耽搁多长时间,就接到了佟莺。
佟莺罩上大红盖头,跨过马鞍,被喜婆扶着坐上喜轿,感受到轿子开始微微晃动,她捏紧手中的红苹果。
拿着苹果,跨过马鞍,都是寓意着新娘子平平安安地出嫁。
耳边人声鼎沸,吹锣打鼓的声音甚至都被人们的欢笑声压过,佟莺知晓这是到了长街上。
她忽得忍不住掀开盖头,将轿子的帘子掀开一条缝看过去。
正看到萧长宁骑着一匹骏马,一身大红喜袍走在最前面,不知怎的,佟莺忽得想起了十六七岁时的萧长宁。
人们都说九殿下是铮铮少年郎,却无人知晓萧长宁也曾是身骑白马,纵马掠过长街的鲜衣怒马少年郎。
萧长宁似有感应一般,也忽得扭过头,两人隔空遥遥对视一眼,佟莺脸一红,缩回身子盖上了盖头。
宫人们不住地抛洒着金叶子和金瓜子,还有许多的瓜果糖仁,百姓们脸上俱是喜气洋洋,不住地欢呼着哄抢。
行驶到最中央,街边两侧的百姓们俱是跪下身行礼。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佟莺心中激荡,向后望去。
十里红妆铺满来时路,漫天喜纸纷飞。
一片喜纸飞进喜轿,佟莺握在手中,忽得想起一年多前,她离宫那日,也是遇上了喜纸纷飞,却无一片是为她飞起。
而如今,十里红妆,漫天喜纸,皆为她而来。
佟莺握紧手中的苹果,露出一个含泪的笑。
绕了一圈后,终于行至皇宫金銮殿。
接下来就是拜堂了。
因着两方都没有高堂在世了,便只摆上了牌位。
佟莺坐在轿中,看到一只修长白皙的手伸了进来,她知是萧长宁迎新娘子。
她慢慢伸出手去,搭在萧长宁的手上,萧长宁将她扶下轿子。
两人在到处都是红色的喜堂站定,刘公公吊起尖细的嗓子喝道:“一拜天地!”
萧长宁与佟莺各自握着大红喜花,转过身对着天地躬下身。
“二拜高堂!”
喜婆扶着佟莺转回身,对着四支牌位躬身磕头。
“夫妻对拜!”
萧长宁慢慢侧过身,直直地看着眼前披着红盖头的佟莺,嘴角是抹不去的笑意。
两人同时缓缓面对面躬身,头顶相触的那一刻,仿佛都看到了对方眼底的喜意。
“送入洞房!”
萧长宁拿过秤杆挑起红盖头,露出佟莺红扑扑的小脸。
旁边是两支燃烧正好的红烛,映在两人眸中,显出点点烛光。
萧长宁举起两杯合卺酒,递了一杯给佟莺,两人手臂缠绕,互相看着对方缓缓将酒下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