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资助的贫困生是胤禩(201)

作者:四担白米 阅读记录

郭绵有些紧张——替胤禩紧张。待会儿万一暴露,该怎么保全他呢?

胤禩捏了捏她的手,给了她一个坚定的眼神。

她心里的不安倏忽飘散,只剩坦然。不管面对什么境况,他一定有应对策略。

“回主子话,八福晋出阁前,奴才确在安亲王府喝过酒,席上听闻八福晋于永安禅寺救了一只白狐,别的未见。”鄂伦岱大声道。

太子脸色一变,不过知道他一家都是硬骨头,便没在他身上做无用功,而是目光凌厉地看向揆叙。

揆叙沉吟不语,似乎在做思想斗争。

“揆叙,皇上在此,你怕什么?”太子悠悠提醒。

康熙起身走到他身边,沉声道:“将那日情形如实道来,若有半句虚言,朕决不轻饶!”

“奴才绝不敢欺瞒皇上!”揆叙扑通跪地,急促地说到:“奴才当时亦在场,大家喝到七分醉时,鄂伦岱大人说起新得了一副奇画,奴才自恃有几分才情,素来喜欢附庸风雅,便央求他拿来共赏。鄂伦岱并未吝啬,立时着人取画,不多时便将画取来。那确实是一副奇画,我等皆为之失神。”说到这里,揆叙似是陷入回忆中,一时怔忡。

“画的什么?”太后忍不住问。

揆叙回过神来,忙道:“那是一副半人半狐画像。上半身为人,下半身为白狐,栩栩如生。大约是因为太真了,安亲王府一个送酒的婢女误以为是白日里八福晋救得狐妖现身,便叫来了福晋等人。她们见了画大为吃惊,竟说画中人相貌与当时并未出阁的八福晋极为相似。之后,京城便有了‘白狐报恩’和‘白狐替嫁’传说。这便是奴才当日所见所闻之全部,请皇上太后和太子明鉴。”

康熙沉声道:“那画何在?”

揆叙道:“当时被鄂伦岱大人收回了,至于现在在何处,奴才不知。”

康熙转向鄂伦岱,鄂伦岱梗着脖子道:“烧了!都说画中人长得像八福晋,我这个做舅舅的留着作甚!”

“汗阿玛容禀。”胤禩突然开口。

康熙转向他:“你说。”

胤禩面容沉静如水,不急不缓地说道:“大婚前一日,儿臣听闻此事,为求证真假,曾向鄂伦岱索要这幅画,大婚当日,他曾于东华门前向我展示,我亲眼见过,确然与八福晋有几分相似,未免给鄂伦岱和福晋带来困扰,我请他将画烧掉,并亲自赶往安亲王府,嘱咐玛尔珲严控府中口舌,不可令谣言继续蔓延。”

康熙犀利地目光在鄂伦岱、揆叙和胤禩脸上扫了一圈,仿佛自言自语一般问:“那画中人为何与八福晋相似呢?”

郭绵饶有兴致地看向身边的男人,心想:我看你怎么编。

第111章

胤禩显然早有准备,朗声道:“儿臣已查过,城外三十里有一个山西富商捐建的寺庙,叫做慈光寺,寺里有一尊白檀木观音像,我福晋的相貌与那观音相貌极似。而那画便是画师照着观音像画的。”

观音像原没有,是他找人雕刻做旧,摆放在慈光寺的。

成親后不久,这些便已布置妥当。

现在慈光寺香火很旺,每天都有百姓拜‘郭绵’。

老九忽然大喊:“怪不得八嫂舍己救人,原来是观音下凡!”

宜妃闻言,双手合十,眼中闪着虔诚的光芒:“阿弥陀佛!八福晋今日之举,便是《金光明经》里萨埵太子舍身饲虎的再现啊!”

娘俩一唱一和,仿佛给郭绵镀了金身。

素日里吃斋念佛的妃嫔们对郭绵態度渐渐变了——原先含着轻蔑的丹凤眼低垂下来,捏着帕子的手不自覺地合十,就连太后眼中都有敬畏。

万万想不到,我这个‘狐妖’竟能反轉成‘观音’,真是神级反轉啊。

郭绵嘴角的笑简直压不住,手也痒——想给胤禩鼓掌。

太子面上沉稳,眼角却不受控制地抽搐了两下——八福晋竟真成了众人口中的‘活菩萨’?

他推出十三弟才做成的局,倒成了给老八夫妻作嫁衣裳?!

“当真是……”他喉结滚动,生生将‘妖言惑众’四个字咽了回去,齿缝间却溢出一声几不可闻的冷笑:等着瞧吧,此事没完,孤一定派人将此事查清!

余光瞥见康熙意味深长的目光,他急忙端起茶盏掩饰,却不防被凉透了的茶水溅了满手。

见他这副样子,康熙心中越发失望。

十三低着头退到人后,却感到一道锐利的视线盯着自己。他不敢抬头。

他知道皇父一定很寒心。

自己认为八福晋是狐妖,之前却没有坚持护驾,这是置皇父的安危于不顾。

八哥的警告应验了。失去皇父的信任,只在一念之间。

正是因为今日之事,后来康熙逐渐疏远他,甚至在其他皇子的请安折上批示,流露出对他的厌恶,称其为‘不大勤学忠孝之人,并告诫其他大臣皇子警惕他,‘尔等若放任之,必在一处遇到他,不可不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