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天幕剧透后武皇封我当太女(69)

作者:荔景 阅读记录

然而现实是世家贵族占领了大量土地,还有无数百姓因为失去土地交不起税后直接隐匿户口,后者的税不管是哪种税制都是收不上来的,可前者的税在按人头收税定然大大不如按田地收税。

武皇顿时眼神一亮,从实际操作上来看,李云乐这么一改不仅不会降低国库收入,还会增加国库收入。

她将原本百姓身上的负担转嫁到了世家贵族身上!真是妙啊!

只是世家贵族们也不是吃素的,万一他们反扑……

武皇还没担忧完,便想到了天幕上和现实里那些个世家贵族们被收拾的惨样。

罢了,谅他们也是不敢反对,只敢老实听话的。

想通了这些武皇也难以掩饰自己所想,十分欣赏的望向了李云乐,仿佛是在夸奖她

毕竟一旦当过家的人便知道钱财的重要性,朝廷能够良好运行的根本也是朝廷所收税赋大于支出,而前些年朝廷已经很有入不敷出的情况了。

而沐浴着武皇欣赏和百姓们感激的目光的李云乐此刻却是脚趾扣地。

呜呜呜,大可不必用这样的目光看着她!她其实是抄袭的四大爷啦!

【而且最绝的是,安乐大帝针对不同田产的人群所收税率还不一样。就比如最普通的百姓名下只有按照规定分得的田产,那便只用交3%。而一旦他拥有的田产超过这一界限,那就会提高税率,逐阶递增,最高可以达到50%!】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拥有更多土地所获得的收益可谓是越来越不明显,进一步降低了贵族们兼并土地的意愿。】

女声刚落,天幕上便又出现一张表格,标注的自然是针对各种资产人士的不同税率。

如果说之前按照土地多少收取田税还在大家的理解范围内的话,这一条可真是让众人大开眼界了。

武皇只觉得每当她认为自己已经习惯李云乐的那些奇思妙想时,李云乐却总能让她更加吃惊。

她摇头失笑,也不知道她那个脑瓜子怎么能想出这复杂的税率来。

不过若真能实行,那可真是有大用了!

不管了,反正先记下来再说。

她当即招来上官婉儿,嘱咐她将记录税率的表格记了下来。

李云乐则在心中偷笑,谢谢,作为后世人,怎么能不把阶梯个税带过来!

而朝臣们见到武皇的举动,心中除了绝望就剩下绝望。

武皇看来是对这离谱的税法很是感兴趣了,若她真要实行,让他们交上一半的税,依照现在的产量,他们岂不是直接白干了?

这样的话还不如干脆别要那么多土地,直接卖给别的人,他们拿着那些钱去做些别的!

只是现在除了土地外还有别的能赚钱吗?难不成他们也要去做那低贱的商贾之事?

这时天幕仿佛预料到他们所思所想那般,直接给了他们答案,虽然答案并不让他们那么开心。

【不得不说这样的税制改革的确是创举,大家比较熟悉的给底层百姓减轻负担啥的我就不多提了,我简单说下它对社会总体经济的影响。】

【当田税不再按照人头,而是按照田亩数收取后,百姓便可以脱离田地进入城市开展商业、手工业活动,而地主们因为田税加重,也会将部分投资从田产转移到商业之上。】

【而这也就是说,整个社会的手工业和商业将会迎来大发展。】

【安乐大帝自然也提前看到了这点,而这时她却发现彼时大唐商税实在是有些轻了。大概是因为那时商品经济不发达有关,朝廷觉得商税少,比之田税难收取得多,需要动用更多的基层官吏,索性他们也懒得折腾,便只象征收取一点。】

【所以我们现在熟知的关税、奢侈品税通通没有,只有象征性的市税,仅仅只有3%。】

【但安乐大帝知道未来不一样了,商品经济规模会急速扩张,必须得提前制定了商税的具体条款,而商税有一天很可能取代农业税成为朝廷最大的财政收入来源。】

这一刻朝臣们都想以头抢地了。

啊啊啊!这天幕怎么仿佛能读他们心一般?

他们明明还在犹豫是否去做那低贱的商贾之事,结果天幕就直接告诉他们“李云乐”已经准备好商税在那等着他们了!

还有那李云乐真的不是什么妖怪变的吗?怎么能预料得那般准确?

真是离了大谱了,要是他们想做什么,打算做什么,李云乐都能预料到,那么他们还怎么混?

武皇则是眉头一挑,有些好奇李云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判断。

她的父亲本来就是商人出身,所以她从不像这个时代的人那般看不起商贾,但她也更加清楚如今民间商业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