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云卿询问李之枚:“这上面是否还能检测出指纹?”
李之枚考虑了一下,摇了摇头道:“比较困难,指纹主要由汗液、皮脂、角质细胞等组成,其中汗液中含有水、盐分和一些有机物。这些成分在胃酸的强酸性环境中会被分解或破坏,从而影响指纹的完整性。如果金属物品在胃中停留时间较短,胃酸对其腐蚀程度可能较低,指纹可能仍能部分保留。但如果停留时间较长,那就难说了,我估摸着最多不超过4小时,指纹就会完全消失。”
众人面显失望神色,可李之枚却话锋一转,道:“但……还是存在一线希望。因为一般来说,人死后,腐败细菌开始在肠道内繁殖并产生气体,死后4-5小时,腹部可能会出现膨胀,这是腐败气体产生的结果。随着腐败过程的进展,胃酸和其他胃内容物可能会在死后12-24小时内因腹腔内压增高而溢出。
“但本案又非常特殊,因为死者被斩首了,尸体的腹腔并非是一个高压封闭状态,因为颈部气管和大动脉都是开放状态,食管和气管的连接被破坏,胃内容物可能会更容易从食管反流,甚至溢出体外。
“也就是说,可能因为这样的变化,导致胃酸减弱,不足以完全分解金属之上的指纹痕迹。我现在也不好说,得回去做检测才能知道。”
众人重又燃起一线希望。
刘明城长舒一口气,感慨道:“不论如何,停滞已久的抛颅案终于有了重大进展,秦老师,多亏了你坚持不懈啊。”
秦梓需只是摇头,能走到这一步,靠的绝不仅仅是她。
“我们虽然找到了尸身,但距离找到凶手还差得远,这几天排查下来,说实在的,好像又走进迷雾了。我的想法是,我们想去一趟云南,搞清楚赵蕾的真实身份。”她道。
“好,理所应当。秦老师你要带多少人手?我来安排。”谢云卿问。
“其实……我和章弥真两人就够了,更多的人有点太显眼了。”秦梓需道,“如果需要大面积查访,我们可以委托当地配合,到时候还请刘总、谢支支持。”
“一定。”两位领导答得非常痛快。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我希望抛颅案的调查能够尽量低调,哪怕是警队内部也不要声张。我认为凶手可能这么多年来从未长时间离开过胥城,且一直在关注警方的动向,这个凶手非常聪明谨慎,难保他不会有一些触角伸到警队内部,所以今日我们在天平山的挖掘行动,千万要做好保密工作。”秦梓需显得有些忧心忡忡。
二位领导也知道利害,刘明城保证道:
“放心,保密的事省厅会下死命令,所有参与单位的同事,都会三令五申保密条例。”
谢云卿看了一眼不远处的章弥真,压低声音对秦梓需道:“那位章记者,还希望秦老师多照顾着了。”
她说得委婉,意思就是让秦梓需看着章弥真,千万不要让章弥真犯错泄密。看来这位支队长对于记者是缺乏信任的。
秦梓需也不好说什么,只能点头答应。
由于尸身白骨化后和大量根须、土块板结在一起,要清理出来恐怕要费一番功夫,一时半会儿结束不了。而金属探测器已经将探查范围内的土壤都扫了一遍,没有任何发现,凶手显然没有将凶器和尸体埋在一块,因而也不需要这么多人都在现场滞留。
大部队完成了搜索任务,绝大部分的特警和警犬队都提前撤离了,只余下市局、南丰区分局、天平区分局的侦查员和技术警还在现场处理后续工作。
谢云卿派了几组侦查员,到案发地附近去走访,想看看有没有人目击过有可疑的人来这片林子里滞留。耿剑秋、天平区分局的刑警队长也都亲自带队去了。
秦梓需为了照顾脚扭了的章弥真,没有跟着去,她把章弥真背回了坡上的停车处,让她坐在车座上休息。还拿了急救箱过来,帮章弥真处理扭伤的脚踝。扭伤不算严重,显然并未伤到骨头,上点药就行。
“谢啦老秦,麻烦你了。”章弥真一边喝水解渴,一边对正蹲在她跟前,查看她脚踝的秦梓需道。
“你以后千万小心,这山路难走,等去了云南,估计还得走山路。”秦梓需往她脚踝上喷云南白药,清凉的触感减轻了章弥真的疼痛感。
“已经要去云南了吗?”章弥真兴奋起来。
“嗯,我跟领导提了,等上面对接协调好,我们就能去了。”秦梓需道。
“那我们四个人去?”
“用不着四个人,枚姐、雪莹留在胥城,她们的工作重点要放在检验尸骨上。我们俩去就够了,尽量低调点。到了当地,有当地的警方配合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