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之复仇逆袭局(135)

作者:浅夏漫游者 阅读记录

沈轻歌要的,就是民心。

民心稳,则江山稳。

凤印,早就在她手中。

如今,玉玺也名正言顺地由她掌管。

批阅奏折,处理政务,她做得有条不紊,甚至比萧景琰在位时,更有效率。

那些曾经被萧景琰压制或忽视的能臣,也被她一一启用。

一日,小翠捧着一叠卷宗进来。

“娘娘,这是您吩咐重审的一些旧案,已经有了结果。”

沈轻歌接过,细细翻阅。

其中一桩,是三年前的一桩灭门案,原判定为仇杀,但疑点颇多。

沈轻歌亲自督办,查出竟是当地豪绅勾结官员,为夺田产而制造的惨案。

“将涉案官员,一律革职查办,主犯按律当斩。被害人家属,给予抚恤。”沈轻歌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是,娘娘。”

这样的冤案,不止一桩。

在沈轻歌的授意下,一大批积压的旧案被翻出重审,无数沉冤得以昭雪。

百姓们自发地为她立起长生牌位,称她为“青天太后”,“明君在世”。

她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天下人的敬仰。

夜深。

沈轻歌处理完最后一本奏折,揉了揉眉心。

小翠端上安神的莲子羹。

“娘娘,您也该歇息了。”

沈轻歌嗯了一声,却没有动。

她走到窗边,看着宫外万家灯火。

“小翠,你说,这世上的人,是不是都只信自己愿意相信的?”

小翠不解:“娘娘?”

沈轻歌唇角勾起一抹弧度:“他们信神迹,信天命,信哀家能给他们好日子。至于真相是什么,谁在乎呢?”

她转身,走向内殿。

路过那间密室的入口时,她脚步微顿。

“长宁宫”里的那位,应该也“睡”了。

他会永远“活”在他自己的“收藏品”之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这,才是对他最完美的报复。

第96章 被做成“美人榻”的白月光皇后大结局(15)

夜色如墨,笼罩着巍峨的宫城。

沈轻歌独自站在清宁殿的窗棂前,晚风拂过她的发梢。

一丝极淡、极轻的喟叹,仿佛从灵魂深处飘散而出,融入了夜风之中。

那是属于沈婉凝的,最后一点执念。

随着萧景琰被制成“人偶”,永世困于他自己一手打造的密室,苏玉瑶曝尸荒野,那些刻骨的仇恨与不甘,终于彻底烟消云散了。

沈轻歌能清晰地感觉到,一股前所未有的轻盈感包裹了她的灵魂。

不是解脱,而是一种圆满。

原主的怨念,尽数化解。

她微微勾了勾唇角,这才是SSS级任务该有的清爽结局嘛。

“娘娘,夜深了,该安歇了。”小翠轻手轻脚地走了进来,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

这些日子,娘娘虽然大权在握,将朝堂内外打理得井井有条,但她总觉得娘娘身上有种……说不出的疏离感。

仿佛随时都会乘风而去。

“不急。”沈轻歌转过身,“明日早朝后,宣几位新提拔的年轻御史来见我。”

小翠应道:“是,奴婢记下了。”。

她知道,娘娘这是在为大夏的将来铺路。

自从娘娘以“神迹皇后”之名,垂帘听政以来,朝中气象焕然一新。

那些曾经盘根错节的旧势力被连根拔起,取而代之的是一批有能力、有冲劲的年轻官员。

沈轻歌甚至亲自修订了部分律法,尤其增添了对女子和幼童的保护条款,这在历朝历代都是罕见的。

宫中也安静了许多。

那位被制成“藏品”的先帝,被安置在长宁宫深处的密室,除了几个绝对心腹的哑奴,无人知晓他的“近况”。

沈轻歌偶尔会“路过”,隔着厚重的石门,她能感觉到里面那微弱而绝望的意识。

萧景琰的血脉,那个年幼的小皇帝,如今被教导得温顺知礼,身边也都是沈轻歌精心挑选的太傅和宫人。

她确保了,这皇室血脉,再难生出如萧景琰那般的疯魔暴君。

这几日,沈轻歌已经开始有条不紊地将一些权力下放。

她召见了那几位她一手提拔起来的核心臣子,言语间暗示了自己不久后可能会“归隐山林,潜心修道”。

臣子们惶恐不已,纷纷劝谏。

沈轻歌只是笑着安抚,说些天命玄妙之类的话,让他们不必惊慌,只需忠心辅佐新帝,便是对她最好的报答。

原主沈婉凝的家族,早已在她不动声色的安排下,远离了京城的漩涡,在江南富庶之地安稳度日,再不会卷入任何宫廷纷争。

所有与沈婉凝相关的亲友,也都得到了妥善的照拂。

“娘娘,苏贵妃……不,罪妇苏氏的族人,按您的吩咐,已经全部贬为庶民,流放三千里了。”小翠低声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