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炮灰修炼手册(44)

作者:尾巴钓星河 阅读记录

苏澄虽然觉惊讶却未过度惊慌,空灵女声徐徐引导民众聆听祝文。

面上庄重端肃,引得台下目光尽聚其身。

宋忠年神情一松,缓了口气——幸好县主背下来了,否则民众又该唾骂他们。

这些年被塞进多少贵族子弟,祭祀完拍拍屁股走人,徒留他们背负骂名。

看到苏澄未能按料想的出丑。

福筠满脸懊恼,艹!今日诸事不顺!

后续流程顺利推进:乐舞娱神、焚香祈愿、民众叩拜,礼成分食祭品,示敬天谢地祈祷来年风调雨顺,终成祭祀。

第35章 爱上男妃的炮灰皇后(完)

祭祀结束后,苏澄并未急着离去,反而留下来学习庄园管理之道:经账房统筹收支,分派管事督耕收租。

正值秋收,既要征收佃租又要调劳役修水利,日日随宋忠年奔波办事,日子倒也过得充实。

苏铭海三个月未见女儿归来,担忧其久居在外难以掌控,三次遣派嫡子前去邀请。

皆被"外出办事"为由搪塞过去,连面都未见。

苏澄早知父亲不舍弃此棋子,最终还是将俸禄折成六百担粮并部分银两送至苏府,也算全了亲缘之谊。

苏父看透女儿倔强难驯,眼中闪过狠戾。

本来不愿意如此,是她逼得动用暴力手段。

当夜遣打手悄悄潜入苏澄府邸,想要强行绑人——只要抓回府中,自然由他随意拿捏。

直至等到天明,非但没有见到苏澄踪影,连打手也消失殆尽。

苏父焦躁地踱步于书房,内心惊疑女儿何时有此等手段?

忽而脑中闪过灵光:肯定背后有高人相助,否则凭她身边那群废物,怎么能制伏精锐打手?

气得将案牍文书尽数扫落,跌坐于地上长叹:"罢了,且由她在外折腾。"

苏澄这边将打手们捆好扔进柴房,一脸疲惫的踏月回房间休息。

——

半月后老皇帝病危,朝堂各方阵营割裂分明,上朝时暗流涌动,连青砖缝都渗着肃杀之气。

这段时间苏父忙于站队,无暇顾及苏澄。

自恃皇后胞弟身份,屡次恳求加入福筠阵营都遭到搪塞拒绝。

只能无奈转投大皇子麾下——自古立储非嫡即贤,全当做豪赌一把。

谁能料到福筠竟是彻底失宠,连御前侍疾也遭到老皇帝的厌弃。

苏铭海暗幸:幸亏没押此注。

——

老皇帝驾崩当晚,大皇子率领禁军围住皇宫,得意洋洋地端坐在龙椅上。

皇后冷冷的跪在殿下,面上毫无惧色,眼中闪过不屑,嫔妃们缩作一团只敢小声啼哭。

大皇子被喜悦冲昏了头脑,竟然未察觉到侍卫悄然逼近。

正抚摸龙椅扶手时,忽然被高大"宫女"当胸连刺三刀——抬眼只看见福筠扭曲的笑脸,最终含恨的倒在龙椅上。

福筠踹开尸身收剑入鞘,正打算与皇后并立,宫门轰然被破开。

身穿黑色盔甲的三皇子威风凛凛杀入。

两军对峙间,忽然听到一名士兵暴喝,霎时刀光四起。

杀红眼的二人缠斗不休,嫔妃惊慌逃命。

皇后慢慢躲向龙椅,却被紧追的宫女利落抹脖,太后梦终究破碎。

翌日百官上朝,缓缓推开宫门,尸横遍地,浓重的血腥味刺鼻,令人作呕。

红衣文官们都弯腰干呕,被眼前景象惊得腿软不敢进。

唯有四皇子福景出列,强撑着主持残局。

在尸横遍野中找到了死去多时的二皇子福筠和三皇子福闵的尸首。

他趴在他们身上痛哭流涕,看得一众大臣目瞪口呆。

事已至此,真相不重要,大家心里都清楚明白,这场战役的获利者是谁。

台下的大臣纷纷跪下请求四皇子继承大统。

福景擦了擦眼泪,身旁的侍卫立马起身扶住他。

一改先前的温和,眼神睥睨着扫过众人,气势变得从容又凌厉。

苏铭海混在人群中,吓得噤若寒蝉,这下完了。

新皇帝也不是个善茬,恐怕经营了三代的苏府要折在他手里面了。

——

新皇初立,苏澄参与登基大典的祭祀典礼工作。

余光打量着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的新皇,面庞方正,眉目英挺,不笑时威严睿智。

福景似笑非笑的扫过一旁祭祀的柔美秀丽少女。

当初二哥就是想算计她不成,结果自食恶果。

据说一心投入县主工作,始终处于中立位置,没有参与苏府的阵营站队。

这么看来,确实是个聪慧的女子,实在是适合做女官的工作,做他的嫔妃还是算了,有点大材小用了。

祭祀结束后,苏澄被新皇单独召见。

福景坐于高位,眼神穿透般盯着下方身姿如青松挺拔的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