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猛地转向白景,上下打量,眼神像在看后厨的垃圾,不屑道:“白老板?投机取巧之辈。”
“文会弄点花哨点心哄哄书生也就罢了,寿宴主菜?那是真功夫!靠得是火候,是底蕴,是山珍海味堆出来的气派。
你那小破店,见过几斤顶级的血燕?摸过几两极品的辽参?知道
真正上好的鲍汁该如何吊吗?
就凭你那些豆渣野菜糊弄穷鬼的玩意儿,也敢登苏府的大雅之堂。别到时候端出一盘寒酸东西,污了满堂贵客的眼,砸了苏老爷的寿宴,你十个脑袋都不够赔。”
花厅内伺候的丫鬟小厮噤若寒蝉,苏管家脸上也显出几分尴尬和犹疑,目光不由看向白景。
白景静静地站着,任由赵金刀咆哮。
她的目光甚至没有在赵金刀那张因愤怒而扭曲的脸上多停留一秒,仿佛那只是一只聒噪的夏蝉。
她的视线越过他,落在花厅外庭院里一缸茕茕孑立的枯荷上,残阳为枯黄的荷叶镶上一道暖融的边。
直到赵金刀吼得气息微窒,白景才缓缓收回目光,看向脸色不太好看的苏管家,语调轻缓而平静:“苏管家,不知苏老爷寿宴,主菜可定了‘蟹’?”
苏管家一愣,下意识点头:“正是。秋蟹正肥,老爷素爱蟹粉狮子头与清蒸大闸蟹,赵师傅预备……”
“蟹肉鲜美,确是秋宴上品。”
白景打断他,唇角勾起一丝极淡的弧度,目光终于转向脸色铁青的赵金刀,“只是蟹肉性寒,苏老爷年事已高,脾胃恐难承受过多寒凉。且蟹肉虽美,剥食却繁复,易污手损衣,于寿宴这等觥筹交错之场合,略显不便。”
赵金刀嗤笑一声:“黄毛丫头懂什么?只怕连蟹八件都没见过吧。这深秋之时,如果没有大闸蟹压阵,也敢叫寿宴?至于寒凉,自有姜醋驱寒,何须你操心。”
白景不再看他,只对苏管家道:“烦请管家转告苏老爷与苏小姐,闻香来愿献上一道‘赛螃蟹蟹斗’。”
“此菜形似蟹斗,味胜蟹肉,取鱼肉之精华,佐以秘法,调和阴阳,温润滋补,免去剥食之烦,独留满口蟹之鲜甜。若苏老爷尝后,觉得不及真蟹半分鲜美,闻香来自当赔罪。”
“赛螃蟹?”
赵金刀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捧腹大笑,“鱼肉赛螃蟹?哈哈哈!滑天下之大稽!螃蟹的鲜,那是海天造化之功,是独一份的!你当是街边捏面人儿,捏个样子就能唬人?苏管家,您听听,这丫头片子满口胡言,这是要拿苏府寿宴当儿戏啊。”
苏管家眉头紧锁,显然也疑虑重重。
但白景在文会上创造的奇迹犹在眼前,小姐的力荐也言犹在耳。
他沉吟片刻:“白老板,口说无凭。寿宴在即,若有心献艺,不妨……当场一试?”
白景颔首:“正有此意。”
第49章 厨艺展示会宾楼灰溜溜地夺门而出……
苏府后厨,灯火通明,似无声的战场。
赵金刀抱着双臂,斜倚在门框上,嘴角挂着毫不掩饰的讥诮,身后站着几个会宾楼的帮厨,皆是一副看好戏的神情,窃窃私语着,“看她能玩出什么花样”。
白景对此恍若未闻,洗净双手,取过刚送来的鲜活鳜鱼,鱼身银亮,鳞片紧致。
只见刀光一闪,鱼头应声而落。
这起手式太快太稳,让门口几个原本嬉笑的帮厨瞬间噤声,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
刀刃紧贴鱼脊骨轻盈游走,如同最灵巧的舞者,精准地将两侧肥厚的鱼肉片下,只余一副干净完整的骨架,薄如蝉翼的鱼皮被完整剥离。
“嚯!”不知是哪个帮厨没忍住,发出一声短促的惊叹,随即被同伴捅了一下。
赵金刀脸上的讥诮淡了些,眼神锐利地盯着白景的手。
去皮,剔红。
雪白的鱼肉置于砧板上,白景操起两把沉重的方头刀,开始反复捶打、碾压。
这过程枯燥而费力,单调有力的“砰砰”声在寂静的后厨回荡,带着一种奇异的节奏感。
白景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手臂却稳定得没有一丝颤抖。
时间一点点流逝,那堆鱼肉在持续的敲击下,肉眼可见地发生了变化,从块状渐渐变成泥,又从泥变得细腻。
几个帮厨看得有些呆滞,他们做惯了切砍,极少见这般费时费力的功夫。
赵金刀抱着的手臂不知何时放了下来,眉头微蹙。
捶打好的鱼茸放入细纱布中,悬于清水盆上,旁边是一桶刚吩咐打来的清冽井水。
白景舀起冰冷的井水,一遍遍淋在裹着鱼茸的纱布上。
清冽的水流冲刷而下,起初带着浑浊的粉白色,每一次淋洗,水的颜色便淡一分。如此反复十数次,直至滤下的水清澈见底,如同山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