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古代打造美食街(96)+番外

作者:萤河 阅读记录

雪白的宣纸被飞快铺开,墨汁飞溅,笔走龙蛇。

赞叹声、吟哦声、争论哪首诗更贴切的辩论声,夹杂着满足的点心咀嚼声,充斥在濯缨池畔,连池中的蛙鸣都被盖过。

案几上、地上,轩亭的窗棂上,很快便贴满了墨迹淋漓的新诗。

一个巨大的空白诗榜被迅速挂起,新的标题墨迹未干,力透纸背:

《咏白氏双糕廿五首》

江砚依旧静坐于角落的喧嚣之外,他缓缓松开虚拢的手掌,那片微小的粉色酥皮碎屑,已在他掌心体温下几乎消融不见,只留下一点几乎看不见的油润痕迹。

他的目光扫过地上沾了几点墨迹的宣纸,缓缓俯身将那张纸拾起。

他并未看上面的内容,只是沉默地将这张沾染了墨迹和他掌心最后一点食物痕迹的宣纸,对折,再对折,动作带着一种奇异的郑重,然后悄然纳入自己宽大的袖中,仿佛收藏起一个无人知晓的秘密。

……

当福伯和白景小心翼翼地将最后一只空食盒抬上马车时,濯缨池畔的喧嚣还未完全散去。

陈夫子亲自送到山门外,脸上是压抑不住的喜色和激赏。

“白老板,今日这两道点心,可谓惊艳四座,冠绝江南。”陈夫子抚须,声音洪亮,带着由衷的赞叹,“老夫教书育人半生,从未见一次文会,竟因两道点心而彻底改了诗题!那《咏白氏双糕廿五首》,字字珠玑,句句锦绣,实乃盛事。”

“书院已决议,将此次文会佳作,连同这‘双糕’佳话,一并刊印成集,分送江南各府学及京中翰苑。”

白景心中亦是激荡,文会成功带来的巨大喜悦和压力释放后的疲惫交织在一起,她强压下翻腾的心绪,深深一礼:“夫子谬赞,能得书院诸君抬爱,是白景与闻香来的福分。刊印之事,实乃荣耀,感激不尽。”

“实至名归。”陈夫子拍了拍马车的辕木,“快回吧,今日辛苦。”

车轮滚动,碾过书院门前光滑的青石板路。

马车内,白景靠着车壁,终于长长地、彻底地舒了一口气。

她闭上眼,文会上学子们惊艳的眼神、争相题诗的盛况、陈夫子激赏的话语,还有那即将刊印的诗文集带来的巨大声望。

一幕幕在脑海中闪过,喜悦伴随着疲惫如同潮水般涌遍全身。

第48章 苏府试菜与会宾楼的争夺

几个月后,白景的名声随着诗集传入京中,继而散遍大街小巷,所有人都知道,南州出了一个兼具巧思与美味的大厨。

不过与之相反的是苏府,这几天连路过的狗都不敢多叫一声。

咵嚓!

一只上好的白瓷茶盏被狠狠砸在地上,碎片和滚烫的茶水四溅,苏伯父的脸色紫涨,额角青筋爆起,死死捏着那本簇新的《濯缨文会雅集》,指节惨白,仿佛要将纸页碾成齑粉。

“荷叶碧凝霜……酥山擎玉蕊……”他盯着诗集上被特意标红的句子,每一个字都像烧红的针,狠狠扎进他的眼睛,刺进他最深最隐秘的恐惧里。

“好一个‘冠绝江南’!好一个‘名动四方’!闻香来……白景!”他从牙缝里挤出这个名字,带着刻骨的恨意和一股连他自己都不愿承认的、蚀骨的嫉妒。

诗集翻到附录的<文会盛况纪略>,上面用近乎谄媚的笔调描述了白景那两道点心如何技惊四座,如何引得满堂学子抛却原题,争相为“白氏双糕”赋诗,又如何令京中贵人侧目探询。

凭什么!白百味那死鬼阴魂不散,活着时就死死压着他,现在就连他生的病秧子,都想来抢他的位置!

书房厚重的阴影里,一个身形颀长的青年沉默侍立,正是白景父亲白百味昔日的衣钵传人,曾与她有过口头婚约的白言。

他低垂着眼,手中也捧着一本同样的诗集。

当看到那些对“白氏双糕”极尽华美的赞颂,尤其是附录中详细描述的巧夺天工之技时,他捧着书的手指,几不可查地蜷缩了一下,指节处泛起一丝用力过度的青白。

一丝极其复杂的情绪,混杂着难以置信和某种被深埋的、针扎般的刺痛,飞快地掠过他低垂的眼帘。

小景……她何时有了这等本事?那绿豆荷叶的巧思,那千层酥皮的开法,便是昔日的师父也未曾如此精妙。

“怎么?看入神了?”苏伯父阴鸷如毒蛇的目光猛地扫向阴影中的白言,将他那一瞬间的失态尽收眼底。

那目光带着洞穿一切的冰冷和毫不掩饰的讥诮,像鞭子一样狠狠抽在白言脸上。

“是不是在想,如果没有倒向我,今日名扬天下的就是你?嗯?”

白言身体几不可察地一僵,头垂得更低:“侄儿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