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古代打造美食街(83)+番外

作者:萤河 阅读记录

农家灶少,张三家的灶得留着等会儿烧快手菜。

“二丫,你去后山摘些新鲜的野菜,记得挑嫩的;三娃,你去村东头借几张大桌子和凳子来;四妹,你去村西头拿豆腐,我昨儿就跟人定好了……”张婶子的声音清脆有力,一听就知道是个伶俐人。

在另一边,白景正忙着准备腌制的小菜。她将洗净的黄瓜、辣椒切成细丝,加入盐、糖、醋等调料,然后用手轻轻揉搓,让每一根丝都充分吸收调料的味道。这个过程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心,腌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小菜的口感和风味。

女人们围坐在几个大木盆旁,盆中装满了刚从田间地头采摘回来的新鲜蔬菜。翠绿欲滴的绿叶菜、鲜

嫩饱满的豆角、圆润可爱的小红果……每一样都在这新鲜蔬菜特有的清香。

她们先用清水轻轻冲洗掉蔬菜表面的尘土,再仔细挑选出最完美的部分。偶尔,她们会停下来,相互讨论着哪颗西红柿更红、哪根豆角更直,那份认真与细致,仿佛是在挑选即将献给最尊贵客人的礼物。

“听说今天的红烧肉用了祖传的秘方,那味道,啧啧,想想都流口水。”一位婶子边说边咽了咽口水,脸上洋溢着期待。

“还有那道清蒸鱼,用的是村里最清澈的河水养的鱼,新鲜得很呢。我家小子也跟着去了,要是抓不够数量,看我不打烂他的屁股。”另一位婶子也跟着说话,一边说着手上的动作也没停下。

“松哥儿现在可出息了,让咱们也跟着沾沾光。”

“可不是,等以后考中了秀才,咱们把村里的田往他名下一挂,连田税都能省了。”

白景一边听她们聊天,一边洗净了手取用一只已经清理干净的土鸭。她手法娴熟,每一刀都恰到好处,既保留了鸭肉的完整性,又让其在腌制时能更好地入味。特制的腌料由多种中草药和调味料精心调配而成,香气扑鼻,不难看出等真正下锅会是多么令人垂涎的美味。

腌料均匀地涂抹在鸭肉表面,她轻轻按摩片刻,确保每一块鸭肉都能充分吸收腌料的精华,然后将鸭肉被放入特制的容器中,用盖子和水封住,要想真正从里到外透着香需要腌制两个时辰。

将罐子搬到不妨碍的角落,白景另取了两只鸡,也是张婶子家中精心饲养的,羽毛油亮,肉质紧实,正宗的农家土鸡,斩成适口的小块装在盆中备用。

清亮的油脂在锅中化开,随着“嗞啦”一声,热油在铁锅中欢快地跳跃,白景迅速将鸡块倒入锅中,瞬间,厨房里弥漫开一股浓郁的肉香。她手持铲子,在锅中快速翻炒,鸡块在高温下逐渐变得金黄酥脆,外皮锁住了肉汁,内里却依然鲜嫩多汁。

烧开的清水注入锅中,又很快被锅底舔舐的大火催出咕嘟咕嘟的沸腾声。此时将切好的酸菜、泡发的木耳和香菇一一加入锅中,与鸡块一同炖煮。她轻轻盖上锅盖,让所有的食材在锅中慢慢交融,释放出各自最纯粹的味道。随着时间的推移,锅内的汤汁逐渐变得浓稠,酸菜的酸爽、木耳的爽脆、香菇的鲜美与土鸡的醇厚完美融合,形成了一道令人垂涎欲滴的农家炖鸡。

白景没有盖上盖子,让鸡汤被大火快速熬煮蒸腾。又另起了一锅倒上开水架上蒸笼,轻轻地在鱼身上划上几刀以便入味,又在鱼身上均匀地抹上一层薄盐,再撒上葱花和姜片去腥增香,待蒸锅内的水烧开后,他将鲈鱼放入蒸屉中。

“草儿,把炖鸡装出来移到火炉子上,开最大火。”

吩咐一句,白景就转身出了厨房。

隔壁炖着的红烧肉差不多好了,得去瞧瞧色泽,若是不够,得加点酱油调调色。

“好香啊。”

才出院子,就看到外头聚了一大群孩子,扒着矮矮的围墙流口水。

“我闻到肉味了,等松哥哥吃完,我们能喝一口肉汤吗?用窝窝头沾一点,我能吃三个!”

“我娘今天去帮忙了,她说会给我带一块肉!”

“哇!你娘对你真好。我娘在城里做工,没空去帮忙,好香啊~斯溜~”

白景弯了弯眉眼,带着几分被感染的笑意。

……

院中腾出一大块空地,几张差不多高的桌子拼成长长一条,一盆盆菜如展示般摆在上面,混合出让人垂涎欲滴的香味。

农家财力有限,这些多是素菜,荤菜也只有一道红烧肉、一道清蒸鱼并一盆肉沫羹,角落里挨挨挤挤地藏着一盘子锅包肉,那是给主客专门备上的菜,只此一桌。

菜式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来帮忙的女人们推着张婶子去屋子里换了干净的新衣,“这里有我们呢,穿着这身油腻腻的衣服,让你家松哥儿的脸往哪儿搁,还不快去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