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虞老,亦一直是他心里的明灯。
“有劳老师。”傅问舟将状书交给虞老。
虞老接过来,顺手用状书在他头上轻轻一敲,一如曾经。
“待老夫看看,你的文采可有长进。”
有人曾说,傅问舟笔下的文字,比他手里的刀剑还要锋利。
毕竟刀剑只能征服肉体,却无法直击一个人的心,也无法刺破人心的黑暗与丑陋。
是以,众臣瞬间竖起耳朵,屏心静气。
但其实,状书就是状书,只为陈述事实。
而那些事实,根本不需要任何言语的修饰,就足已震惊炸裂。
当年渠州一战的真相,在虞老波澜壮阔的语声下,逐渐展现在每个人脑海里。
本是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只因安王管不住下半身,落入北蛮人手里,全盘皆毁。
认贼作父。
残害忠将。
若不是安王以为傅问舟蒙在鼓里,又命不久矣,恐怕也早惨遭他毒手。
刚念到这里,众臣就已哗然。
周济民更是脸色铁青,胡乱抓起桌上的文书就朝安王砸去。
“混账!你还有什么好说的!”
安王自知在劫难逃,早已摇摇欲坠,扑通一声跪地,除了喊冤,别无他法。
周济民逼仄的目光,死死瞪着傅问舟。
“证据!若诉不实,朕绝不轻饶!”
狠话说的实在没有底气。
虞老清清嗓子:“圣上,请容老臣念完,再一并审理,如何?”
周济民气息不稳,胸口剧烈地起伏着。
李德慌忙替他顺着背,低语劝慰:“圣上息怒,儿孙自有儿孙福,儿孙若不惜福,天意亦难佑。圣上仁心宽厚,自是期望后辈子孙皆能承继大统,兴国安邦。然而,每个人的命运终究是由其个人德行与选择所定。”
话落,音量微微提高:“国不可无君,万请圣上龙体珍重。”
众臣齐跪,也都一起高呼:“国不可无君,万请圣上龙体珍重。”
安王顺势往前爬了几步,哭喊着:“父皇!父皇你一定要相信儿臣啊!”
第157章 证人
周济民无视众臣,无视虞老的咄咄相逼,只目光笔直悲痛地看着安王。
“你只告诉朕,他们说的可是真?”
“你认贼作父可是真?!”
安王惊恐地摇头:“没有,父皇我没有……”
周济民又看向傅问舟:“你也说了,当初的知情人全部死光……你又如何证明,你所言是真?你身中剧毒,昏迷数月,若只是你自己的一场幻觉,又当如何?”
并非执迷不悟。
恰恰相反,周济民此刻比任何时候都清醒。
他心里其实已经相信了。
安王种种异常行径也都得到了合理解释。
但他还是需要证据。
需要一把能斩断亲情的利刃。
否则,他无法面对兰贵妃,无法面对作为父亲的自己。
虞老与傅问舟不着痕迹地对视一眼,瞬间就明白了圣上用意。
在他心里,只需认贼作父这一条就足够了。
这不仅仅是通敌卖国,还是一种情感上的背叛,更难让人接受。
安王其他的罪行不重要。
也好,让他死心,速战速决,再好不过。
傅问舟抬起清凌目光,语声凿凿道:“草民有证人,请圣上恩准证人进殿。”
安王的心猛地一沉。
莫非是玲珑招了?
不可能!
北蛮人野蛮凶残,心性最是坚韧,玲珑又是拓跋羽精心培养,她不可能招!
那就是傅晏修招了。
无妨。
反正他从未经手,还可以狡辩,至少可以先一步将傅晏修推下地狱。
也许还能唤起父皇的戒备心,不要被傅问舟牵着鼻子走。
安王心思转念间,激动道:“父皇,你让他传!儿臣问心无愧,儿臣不怕!”
周济民一颗心绞着痛,目光复杂地看着安王,徐徐吐出一口气。
事到如今,还敢抱有不切实际的侥幸,实在是咎由自取,无可救药了。
“传证人。”
李德高声:“传证人觐见!”
等待的片刻,大殿之上死一般的寂静。
但其实是周济民自己的错觉。
众臣窃窃私语,尤其是那些曾倒向安王的,又惊又慌,此刻满脑子想的是如何脱罪,如何能成功甩锅给安王。
只有周济民想起的是从前,更早的从前。
他身陷党争,一路浴血厮杀,几经生死。
是兰儿一直陪着他。
他们青梅竹马,心意相通,情到浓时,曾彼此许诺永生永世,不离不弃。
他更是誓言要一生一世一双人,和她共分这天下。
所有的许诺,兰儿都做到了。
她替他挡过刀,涉过险,尝过毒,靠着病弱的残躯,拼了命的为他生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