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清澈眼眸中,不含一丝温情,只有陌生与警惕。
温子羡心脏倏地一下绻缩,仿佛曾经口不遮言的恶语,变成利箭,穿棱时光,命中他的心,也击碎了他的命运。
……
今夜,注定是个不眠夜。
金銮殿上,百官严阵以待,但个个内心惶恐摇摆,唯恐有命来没命回。
也有人心中坚定,垂眸低首,养神静气,仿佛只是在静待天明。
周济民高坐在龙椅上,目光如炬,俯瞰着朝堂下的群臣。
人人都道皇权至高无上,可无人知晓坐在这龙椅上的孤独。
即便坐在权力的顶峰,也需要时刻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决策,是否真正符合天意民心,是否能够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周济民自认,他心里是装着这天下,装着百姓的疾苦与希望的。
他勤政爱民,唯才是举,自称帝以来,推陈出新,勇于变革,誓言要让天下人都活成人样。
放眼如今,大周朝人人能吃饱穿暖。
饿殍遍野的事,再难一见。
他就算谈不上明君,也不至于是昏君吧?
可他也是人,也有私心。
他只不过是像寻常百姓一样,偏爱安王了一些……可那也是因为他欠他们母子太多。
他是天子,也是人夫,人父。
他只是稍微的那么偏心了一点,世人怎就容不下了呢?
又或许,安王真的是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
此时此刻,威仪的帝王,心里其实是空的。
他不愿意承认自己在害怕,只是迟迟张不了口。
大殿之上,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足有半炷香的时间,就在众人感觉快要窒息时,高高在上的天子终于开了尊口。
“何人击鼓鸣冤,带上来吧。”
李德拂尘一甩,尖声道:“传傅问舟觐见!”
片刻,傅问舟坐着轮椅,被穆九推了进来。
曾经赫赫有名的少年将军,如今困于轮椅,即便他背脊依旧挺得笔直,如同一株苍松,也令人唏嘘不已。
大臣们交头接耳,甚至有人忍不住传来两声极轻的呜咽。
那个鲜衣怒马,名动京城,能和百姓打成一片,也敢在朝堂上与文臣斗嘴夺理的少年将军,怎会成了这般模样?
第156章 君臣
周济民目光落在傅问舟身上,双手不自觉地紧抓了下龙椅把手。
犹记得上一次君臣相见,是他亲自为傅问舟带领的大军击鼓送行。
一晃几年,周济民已经在傅问舟身上找不到云麾将军的模样。
眼前的人,病弱苍白,若不是那双眼睛,依然透着异于常人的坚毅,周济民真不敢将他和记忆中的少年联系在一起。
傅问舟目光清明,双手交叠紧贴着额头,端正一拜。
“草民拜见圣上,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自称草民的傅问舟,和曾经自称本将军的傅问舟,在周济民脑海里短暂地重合。
帝王之心,坚如磐石。
可周济民的心,却像是被人突然用力拽了下。
他语声沉重而阴寒:“傅问舟,你可想过今日后果?朕念在你曾立下汗马功劳的份上,再给你一次机会,若此时收手还来得及,朕可以既往不咎。”
傅问舟抬起头来,目光沉静。
“草民自知今日之举或许会触怒天颜,但问心无愧。草民曾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非为私利,而是为了天下苍生和社稷安宁。如今我所追求的,亦非一己之私,而是要纠正那些违背了初心的行为,确保我朝长治久安,还请圣上明鉴。”
傅问舟的声音虽平静,却透着一股坚定的力量。
虞老这时站出来道:“既已到了这一步,圣上不如先听听看。”
也有不少大臣附和:“告御状可不是小事,请圣上明察。”
周济民面色凝重,深深地看了眼安王,缓缓开口:“将状书呈上来吧。”
虞老抢先一步:“不如让老臣来宣读吧。”
周济民目光阴狠地瞪着他,不怒自威。
可虞老压根儿就不在乎。
只要能把这件事彻底解决,他死也瞑目。
反正清然有楚砚照顾,他放心的不能再放心了。
他们虞家,为这江山流了太多的血。
他不能眼睁睁看着它落入心术不正之人手里。
周济民自知此刻做什么都无济于事,终是什么也没说。
虞老自当他默认了。
他大步走到傅问舟身边,傅问舟抬眸望他,二人相视一笑。
他们之间,亦师,亦友,彼此的关系早就超越了普通的师生界限。
在朝堂之上,他们是并肩作战的同僚。
在私下里,他们又是无话不谈的知己,分享过彼此的喜怒哀乐,也探讨过人生哲理。
傅问舟是许多人心里的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