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卿与日月(211)

作者:陌缓 阅读记录

“以‘事关军国大务,惩大奸大恶,申奇冤异案’为名。”

虞老衣摆一撩,跪地高声:“还望圣上依法处置,给击鼓鸣冤者一个申诉的机会。”

周济民死死盯着他,语声阴寒:“若诉不实,你可知后果?”

虞老叩头:“圣上贤明,如若不实,老臣全凭圣上发落。”

也就是说,他们已有捶死安王的把握。

周济民阴森森地看向安王。

所以,他到底做了些什么?

安王目光躲闪,心虚地低下头。

周济民的心也跟着一沉,可仍是愤怒不甘。

“如若朕不受理呢?”

“你们是要反了不成?!”

虞老抬起头,悲戚地看着他:“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乃天子也。老臣不才,得天子称之社稷臣……可如今君臣离心,社稷将倾。臣虽老迈,心犹赤子,每念及此,夜不能寐,食不甘味。愿圣上明察秋毫,洞悉民情,勿使忠言逆耳,勿以谗言乱政。臣愿以项上人头担保,微臣之志,唯天可表,伏惟圣上明鉴。”

虞老的头重重磕在大殿上,回音诛心。

周济民扶在龙椅上的手慢慢收紧,阴鸷的目光再次看向安王。

“周礼安,你还有什么话说?”

安王神色慌乱,双膝跪地往前移了几步。

“父皇,儿臣是冤枉的……他们,他们一直针对儿臣,父皇您是知道的。”

周济民:“既然是冤枉的,那朕便给你们一个当面对质的机会。”

安王脸色苍白,一颗心快要跳出来,急道:“父皇万万不可!傅问舟最会巧言令色,能把黑说成白,父皇您是了解他的,他……”

看他狡辩的如此艰难,周济民眼里的冷意更甚。

心死,也就是一瞬间的事。

事到如今,周济民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他费尽心力,想把烂泥扶上墙。

不料到头来,烂泥还是烂泥,而他自己也成了满身污泥之人。

今日傅问舟等人,是铁了心的要清除烂泥。

光一个傅问舟是做不到的。

他背后之人会是谁?

睿亲王吗?

除了他,也不会有别人了。

周济民阴霾的眼神逐渐清明。

今日,要么他自己将烂泥清除,要么他被一起清除。

有傅问舟虞老这样的忠义之臣,他该庆幸的。

他们高举正义的大旗,只为稳定朝纲。

只要他能认清形势,这皇位暂时还是稳的。

以及,他又何尝不想做个明君?

周济民眼神复杂地看着安王。

悲哀,失望,痛心,更多的是不解。

他都为他铺好路了,为何还要自乱阵脚?

安王他在急什么?

这是周济民怎么也想不通的地方。

但也许,很快就能知晓答案了。

周济民长吁一口气,终于下了决心。

“传百官入朝,共审此案。”

百官中,几乎大半已倒向安王。

能不能逃过此劫,就看安王自己的造化了。

……

另一边,楚砚被请上山,见过周礼孝后,内心之震惊,难以言表。

天色已暗,京城传来消息,傅问舟已成功击鼓。

有满城百姓护拥,料安王的人也不敢轻举妄动。

周礼孝目光缓缓扫过众人,最后落在傅晚儿身上。

“接下来,就轮到你们了,怕吗?”

傅晚儿眼眸灿亮,语气有些兴奋地抢先道:“不怕!”

周礼孝潋滟一笑,赞赏地说:“好姑娘。”

话音怎么听都带着点儿旖旎的味道。

第154章 熟人

傅晚儿脸又红了。

这人真是的,怎么看她的眼神总是怪怪的,像个登徒子似的……但又让人讨厌不起来。

温时宁看看周礼孝,又看看傅晚儿,悄声凑近傅晚儿,好奇地问道:“你怎么和他一对视就脸红?你们之前认识吗?”

傅晚儿羞的恨不能钻地缝。

“我哪有……二嫂你别乱说,我不认识他。”

二人对话隐约传来,周礼孝含笑不语,只那多情眸光,更加令人遐想。

他说过,他之前见过温时宁。

但其实,也是在那一次,真正认识了傅家三姑娘。

不仅如此,今日之事追究起来,也得源于那日。

那日,傅晚儿受傅问舟所托,带温时宁出府逛街。

从古至今,姑嫂不和的故事很是常见。

但小姑子把嫂子当成孩子一般宠的,绝无仅有。

买零嘴,买服饰,甚至还给买了一堆小玩意儿。

然后,又领着去金楼。

尚未及笄的三姑娘,劝自己嫂子买金饰时,竟然能说出‘女人买首饰,不光是为了戴着好看,还是一份属于自己的保障’这样通透又接地气的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