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916)

作者:林木儿 阅读记录

林家没有人计较,然后就成了这个样子,人家不再管配车的事。可事实上,林诚儒有这个待遇。他有随时叫车的权利。

可林诚儒呢,从不叫车办其他私事,除了定期检查去一趟医院,他就没用过这个权利。

不叫车,是他的自我约束。但该检查派车的,人家没用,其实按照规定,得每月给这一部分补贴,像是汽油票之类的,这都属于补贴嘛。

林家不提,他们就默认了不需要给。

而桐桐这次一发威,他们找补救来了,按月给发这一部分补贴。

其实,这事真不大。一个月跑两次医院,能用多少油呢?可再是少,对方还是来了,一月补贴一升的油补,把之前欠的都一次行给补齐了。

人一走,林诚儒就跟小季同志说:“看见了吗?这就是后继有人的好处。”对我没安排到位,还知道补给我。

隔壁老孙呢?他的待遇可不如我多了。叫派一次车,能在家等三个小时。

从早上八点等到十一点,人家才姗姗来迟。尤其是这天冷之后,早起车发动不起来,老孙就搁家里等着。为了检查的,不能吃不能喝,空腹就这么等着。

要么说,人总是爱培养学生、培植亲信呢?若是没有这些人,人在退休之后,感受到的依旧是人走茶凉。

自己没学生,自己又不做官,更没有亲信。

也就我闺女还在单位上,一发威就如狮吼,把人给震慑住了。

林诚儒颇为得意:“受子女荫蔽,幸甚!”

季安忍俊不禁,其实他们真没把这个事当大事,自家有车真不必麻烦别人跑这一趟。这一趟下来真花不了多少油钱,为这个掰扯,实在不像个样子。

可有人突然这么认真起来,这种感觉是不错嗳!

她给侄女说,“瞧着要下雪了,今儿吃锅子吧。”

季美红应着,自己开车出去买食材去了,买上两条大草鱼,烤鱼之后再涮菜也行。出来的时候就瞧着飘雪花了,“姑姑,要接孩子回来么?”

家里只有尹仪在睡觉,尹重和林清都去上托儿所了。

“你忙去吧!我去接。”季安不觉得非得这么小就总在托儿所呆着。

上托儿所是态度,但接回来叫孩子自由自在,她觉得对孩子更好。

老师在上面教儿歌,林清坐着小板凳,双手背后乖乖跟着老师学。

另一个教室里,尹重却一个人坐在角落里,在教室的图书角翻看小人书。别的孩子学唱歌呢,他一个人在后面。

季安隔着窗户看见了,去门口跟老师招了招手,“接尹重。”

老师只笑了笑,就喊:“尹重,姥姥接你来了。”

尹重把书一放,拎了他空荡荡的书包就跑出来了。

季安顺势就给老师请假,“天太冷了,下雪了……暂时先不来了。”

好!都行。

给这边请好假了,这才去另一边接孙女。

一手牵着一个回家!在路上季安才问尹重:“为什么一个人在后面?”

“不想唱歌。”

“在看什么小人书?”

“《三国演义》。”尹重一边蹦跶着,一边念叨:“姥姥,买小人书吧!我看到‘周郎妙计安天下’了。”

好!买小人书。季安又问孙女,“想要买什么?”

“我姥爷……给我买琴。”

季安的手揉了揉孙女的脑袋瓜,“嗯!你姥爷给你买了……琴过几天就送来。”回头给孩子买一架钢琴,就说她姥爷给买的吧。

下班的时候,雪已经到了脚踝的位置了。穿着靴子,踩在雪上咯吱咯吱的响。

才一转过弯,就见四爷双手插兜正朝这边走,看见自己了才停下来。

桐桐笑着往过跑,“今儿倒是没应酬,这么早回来了?”

四爷给她把大衣的帽子扣到脑袋上,“去接孩子了,才知道妈晌午把孩子都接走了。”

肯定是天一冷,就觉得没必要非叫孩子在托儿所呆着。那么些孩子一个教室,活动区域还没家里大呢。

两人慢慢的朝回走着,“本来约好的,跟一家棉纺企业的领导吃饭,他们想买设备,但是这个来谈事的副厂长把事弄反了……”

就是说,这不是诚心来办事的。四爷能做到不叫他们受骗,叫价格公道,这对企业是有利的!但是呢,有些人就觉得吧,我找你办事是看得起你,是我给你赚钱的机会。

这其实还不是最难接受的,最难接受的是,他们奢求回扣。

就是说,这一百万的设备我叫你帮我采购,你私下里还不得给我一万块钱的回扣么?

要是这么着,四爷才懒的陪他们玩呢。

进口设备这一行,能做的很专业的很全面的,现在很少。他不差挣这个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