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915)

作者:林木儿 阅读记录

她点头,“这当然最好了。但是这也是需要很多投入的。他们不恒温不行,我们是还能克服。”

杨虹听懂了,桐桐不好亲自提,这没关系,自己来这一趟,就是表这个态的嘛!

桐桐就说,“杨姐,我觉得这个消防课程,都该听听。您呀,去找霍院长,跟他提一提。麻烦人家消防一趟,要讲……大家都听听嘛。”

杨虹笑着应了,跑了这一趟。

霍建明白了,杨虹要是配合工作,两人能沟通,这就行了!

于是,晚上大家都上了两小时的消防课程之后,杨虹代替了方明,管了后勤的工作。

而方明的工作还在空里放着呢,并没有给他安排。

那他就是没有职务的后勤员工,跟其他的下属得共事了。

一周不到,方明办了停薪留职,被踢出局了。

这个时候大家才反应过来:林桐不是当年那个不会说话的小哑巴,也不是软软糯糯见了谁都抿嘴笑的小女孩了,更不是躲在父兄的羽翼下坐享其成的娇娇女……

第435章 花自向阳(152)二更

因为方明的离职,单位的人就更加认识到林桐的厉害。

要知道,一个人离职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

方明的爱人不在本单位,是在周围的街道办工作的,也不是领导岗位。她家就是周围胡同里的,她结婚之后,就跟着丈夫。两口子住的是这边单位的房子,而街道办的工作是不分房,只给住房补贴的。

也就是说,得自己去申请公房。

光是解决住房问题,一般人就办不到,很难的。

单位内部的房子,这得级别、工龄、贡献,这些综合因素考量,才看谁能分房子,分多大的房子。市面上呢,从哪弄房子去呀?

今年市里的报纸提了几次了,普通市民的平均住房面积是两点五平。这就意味着,房管局也没有多的房子给你们当公房了。你就是拿着住房补贴,申请不到房子也是没法子。

不过方明的爱人在街道办工作,许是有渠道也不一定。

后来听帮着搬家的同事说,方明家托关系,申请到一间九平米的平房。

饶是这样的房子,大家还得说,人家这关系是挺硬的。好些儿女都到了婚嫁的年纪了,一家五六口人还住十平方呢。

真的,房子的问题饶是四爷和桐桐,现在也是没法解决的。

四合院真的能买的起,可是呢,配套跟不上。住房嘛,先是得舒服,得方便,对吧?再大的四合院,如今做不到很舒服的程度,住它干嘛?

八零年的时候,倒是有过一次商品房的售卖,可一共才一百六一套,四百一平。那时候的每月也就几十块钱的工资,这四百一平,便宜吗?

那个时候,四爷和桐桐还在上学,你就是买,谁给开证明,你拿什么买?

反正就是差不多三万一套的,没买成。

这种房子卖了半年才给卖完,后来在京城,商品房就被叫停了。而今的住房是公房销售!租住公房的人,你们可以把这个公房买下来。工龄、房龄啊,这都可以往里面折算,各家的按照大小,一万上下就能买下来。

可这一万是那么容易凑齐的?

且难呢。

现在的住房就是:第一,租公房!但很难租到;第二,凑钱把公房买下来;第三,单位自建房。

只有这三种住房模式。

你就是有天大的本事,钱顶在脑门上,屁用没有呀。

所以,能提供住房的这种大院,真的不是说一句离开就离开的。要是谁想下海,那得看看父母和另一半是不是能给你提供这样的支持。

在这么难的情况下,对方还是选择了下海,可见他在单位呆的有多难受。

经此一事,再去食堂,很多人开始称呼她为‘林研究员’,确实是老关系的,私下才会叫她桐桐。而除了领导,其他人几乎没有人喊她‘小林’了。

威一下子就立起来了。

立起来的好处就是,负责退休干部职工工作的领导专门上家里来了。

人家跟林诚儒说,“我们工作有失误,我已经批评过司机班了。”

怎么个事呢?

就是林诚儒需得半个月去检查一次,这不是说桐桐说不检查就不检查的。事实上,林诚儒的身体状况,也是人家研究的一个对象,需要定期采集一些数据。这对其他类似情况的患者是有帮助的。

那就配合检查嘛,顺便还能出去透透风。

以前呢,是司机班的司机按时过来接,当然了,像是烟酒之类的,家里也没少给人家司机。

自从家里有了车之后,司机就不来了。这其实也没什么,单位的老吉普确实没有家里的新买的车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