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3722)

作者:林木儿 阅读记录

谭红的想法是:学校没有采买丝绢的经费,肯定有建设图书馆的经费。这么着就相当于把图书馆的经费借来用了。

转了一圈,事情也能解决,好像也没有损失什么。

“以后别这么冒失了,这次能这么解决,那当然最好了。”学生做错了事,想办法补救回来就行,不必苛责。

张桥:“……”你听她满嘴瞎话!每个都好像合情合理,可实际上全不是那么一回事。

他把林桐往外送:“行!我去给大家做动员,回去的时候一人一包,背着吧。”

出了门了,张桥才低声问:“这数量太大,得真的能出手。”

“我们是恢复高考后第一届大学生,您说,咱们学校需要不需要各种依仗旗帜?”

需要!

“各个院系需不需要?”

需要!

“其他的大学需不需要有新的旗帜?”

需要!

“各个高校的各个院系,甚至于班级,是不是也需要有自己的旗帜,再加上仪仗。更有各个中小学,完全彻底的恢复教学秩序之后,是不是也需要?”

需要!

“光是这些……别说一千斤了!就是三千斤、五千斤,都未必够。”

“如果哪个院校、专业想设计自己的校徽,咱能不能接?”现在并不是每个学校都有设计专业的,也还没有那种校徽的图案的意识。

除了极其个别的名校,建校时间早,有些在民国时期就已经建校了,他们是有校徽的!但经过十年,好些学校都更改学校名字,或是合并或是改建,还有新增的专业。

他们对这个是有需求的!而高校的活动经费是充足的!

我们可以做一些大专、中专、甚至于名不见经传的地方院校的各种设计工作,设计是免费的,是友情帮助的!只要他们出旗帜的本钱就行。

这跟在旗帜上作画有啥不一样?我们甚至可以请服装厂,把旗帜直接做好,然后送给人家。

要是这么一算,是不是一千斤远远不够,设计的活儿够咱们全校的师生忙很长很长时间了。

至于旗帜的本钱怎么核算,那是咱们的事!又是运,又是绣,我得一项一项的加进去的。

回头,不仅我们兴趣小组赚钱,大家都能赚钱,谁参与了设计,谁就能得到补贴。既没有不务正业,也不会引发关于利益分配不均的争夺,更不会有所谓的东窗事发!

桐桐又说:“我们还可以助工,给企业发函,问问人家需要不需要厂子的徽标。我们应当服务于大众!很多人想不到的,我们想到了,就主动问一句!”

公对公,一共也就几十块钱的事,人家为啥会不同意?

除了这个机会,再想找大师级别的画家参与设计,那可就不是这个价钱了。

桐桐还低声道,“到时候,咱们给美术类院校发出邀请,请大家一起参与设计。”

张桥:“……”如此,干活的人多了,也杜绝了跟你抢生意的人!你几乎就垄断了这个行业。

桐桐点头,所以,明白了吗?这生意咱独一份。

张桥:“…………”他问:“一千斤是不是有点保守?”可以再多点,再多一点。

“不急,要是可行,您再来采买不就好了?”

有道理!那就这么办。

因为要办事,大家都游玩的兴致勃勃,只桐桐做作业就真的是在做作业。

人家画断桥,要意境要氛围,她画断桥就是……给断桥上画了两道影子,是许仙和白娘子。

好了!完工。作业完成了!我再也画不出比这个更好的了。

桐桐觉得大家好单纯呀,住的不好,吃的不好,可就是甘之如饴,出门写生就认认真真,又兴奋又激动的,珍惜这个出门的机会,一点都不知疲惫。甚至于一点别的心思都没有,就是要学习!

学习好,好好的毕业,将来就会有好的工作,就能安稳又体面。

钱?钱这个东西……跟艺术不搭尬,那么俗气的东西,莫谈!莫谈。

所以,桐桐才是其中的异类,她去选了料子,她一个人去办了所有的手续,连背包都选好了,找了人家生产背包的厂家,叫厂家给上面喷绘上‘某某学院某某级学生某地写生留念’这样的字样。

大家帮着带到火车上,每人至少能得到一个大的行李包。

所以,等要回去的时候,车票都买好了,一人多了一个大包,包里的东西帮着拎,到了学校之后,大家把包带走。

现在一个包也挺贵的,还不好买。

没参加兴趣小组的都觉得,人家这事办的还挺讲究!别说有这个包,就算是没这个包,帮着拎点东西不应该吗?都是同学。

于是,大家高高兴兴的出发,私下雇佣的脚蹬小三轮,城里也有私下拉活的知青,他们赖在城里等着机会,就偷摸的干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