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从长远看,两个人本身的差距,这不仅仅是出身、家庭条件、成长环境这些因素,还在于本身是不是足够丰盈,是不是能跟得上对方的步子。
所以,他这种人可以说想要什么工作,哪怕是歪门路,他也能给疏通的得到这个工作的时候,他选择了技校。
哪怕是个校工,可学校的环境,他接触的就是专业术语。他就是有那个氛围,重新去学。之后呢?
会不会走管理层?他这种人还怕混不到管理层?
这是不是一个体面又稳定的路子呢?
从校工到后勤领导,后勤领导也是校领导!而学校和政企之间,干部是流动的。要是以此为跳板,可以说是坦途一片。
越想越觉得金老三选的这个路子有点意思。
她就发现,她跟四爷真的一点都不用为两家人操心,人家肚子里盘算的贼清楚了。
是的!谁也没指望他们俩操心家里呀!
林暮秋指着一袋子的东西,使唤陶然和林棠,“你俩受累,给送去。”
然后陶然任命的给送去,吭哧吭哧的给扛到楼上:“开门。”
桐桐把门打开:“这是……”
陶然大喘气,林棠在边上说:“爸妈不放心你俩,年货给你们准备好了。米面猪油、菜肉!”
“我这边有!”
“有啥呀!亲家今年人口多,过的紧巴!你们贴进去了,爸妈操心你吃不好,都给你拾掇来了。”
桐桐:“……”其实我吃的挺好的!
“大姐给你买了一双鞋,奶奶说她穿不惯皮鞋,鞋票叫给望才买了……里面有你俩的鞋!”说着,她自己从随身的帆布包里掏,拿出叠好的布:“给!这是两条裤子的布料!我那边今年奖金多,你拿着吧。”
桐桐:“……”其实我穿的也很好,你们看不见吗?
第1748章 岁月长河(79)三更
七五年的春节, 桐桐过的相当富足。
林家补贴了不少,但到了年三十,桐桐让这份补贴换了个样子,又还回去了。
其实, 四爷挣的挺多的, 且钱和物资的来源途径不单一。
四爷是人尽其才的用,像是李援军, 这个人就不是个会稳稳当当, 安安分分的人。所以,外面的事多叫他去办。
这不是在做土暖气嘛, 给劳模做当然应该, 但是呢, 李援军的路子广,他会联系一些单位,哪怕是军大院, 也不是每一栋楼都通着暖气的。
这些住户的厨房用土灶,那这就能改造。
更有一些小厂子,像是集体制的榨油厂、豆制品厂等等,他们住在偏郊区的位置, 且还是平房。那他们的职工要不要改造呢?
如果改造, 这是不是有点啥好处是可以吃的!比如说,人家觉得咱的工人辛苦,给点慰问。这是不违规的!哪怕都知道这里面有走门路,叫尽快安装, 排上他们的意思, 但操作下来,就是能不违规。
比如说菜籽油、花生油, 这个具体是多少量,只李援军知道。他来分这个福利!哪一组负责榨油厂,那这一组就跟着分油。
一人一斤两斤的,分下去,大家就都跟着得些实惠。
这是不可能分完的,剩下的,他自己吃进去一些,给四爷这边送一些,像是姚子光这种派活记工的,跟着喝点汤,也能沾点利。
像是豆制品厂,那负责揽了豆制品厂的这一组,就跟着分豆制品厂给的慰问,同样的,他吃一点,给四爷分一点,再有其他人的话跟着再沾一点。
就是挣的外快多了,厂里上上下下,心照不宣的闷头吃这个利!
而四爷这次把物资局的那些下乡的子弟,一家给个名额招了过来,可以说真的是把人情送扎实了。
送扎实之后,再物资的分配上,这就有了体现。当想偏着这边厂子的时候,巧立名目都能合理的塞给你。
新建厂子,这是服务工人,改善环境,造福子孙的,这是有突出贡献的!那给这个厂子多一些年节的福利不应该吗?
批给你们腊肉多少,香皂、洗衣粉、火柴多少,真就是数量相当可观。
反正厂子里单就福利,每个人在这个上面是一样的,桐桐也跟着领了:一斤腊肉、三块香皂、两袋洗衣费、五卷卫生纸,三封火柴,十根蜡烛、一个大南瓜,二斤红糖、三斤粗盐。
这就是四爷收入的构成,真的就是合理不违规的收入,不说顿顿有肉吧,天天见点荤腥还是能做到的。
再有就是王富贵特别的担心,特别的怕把他儿子折进去,尤其是年前沸沸扬扬的齐正案,还不是男女的问题?
差不多就是隔三天一次,王小草的妈就来了,每次都拎个篮子,篮子上盖块碎花布,谁也不知道里面是什么,人人都以为人家来女儿家,看女儿和外孙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