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3614)

作者:林木儿 阅读记录

四爷心中便有数了,这个跑堂坏了良心了,老鳏夫不仅想娶个年轻的,还要娶当年东家的孙女。

这位齐女士未婚,但一定有爱人。两人不能结合,怕相互牵连,便只能背地里偷偷来往。老鳏夫心里嫉妒,想借刀杀人,叫人把这层窗户纸捅破。

由此可见,这个男人现在一定有体面的工作,甚至有一定的权利,老鳏夫不敢直面这个男人。

三十多岁,未婚,读过大学,住在这一片的胡同,出现在东柳胡同不会叫人怀疑,还有体面的工作,有一定的权利,这个人其实很好找出来。

四爷骑着自行车直奔工业厅,敲响了一间办公室的门。

里面有个不算太年轻的男声应了一声:“请进。”

四爷推门进去,看到一位儒雅的男士:“方主任。”

方正抬头看这个年轻人,想起来了:“我知道你!你姓金,我对你父亲印象深刻。”说着,就伸出手,“能找到办公室,那肯定是有事!”

对方十分热情,握着四爷的手没松开:“坐!坐下说。来了就别客气了。”说起来,街里街坊的住了这么些年了,虽然隔着几条胡同,但还是门边上的人嘛!

第1723章 岁月长河(54)二合一

四爷有数了, 就是这个人了。

男女双方都三十多岁了,且都未婚。一起大学毕业,女方公派,男方等待。等到回国了, 结果大运动来了, 女方因为家庭成分,因为留学经历, 受到了影响。而男方也一直未娶, 他父亲是解放前的地下D,以药店账房的身份为掩护, 为大后方提供药品物资做出过贡献。

解放后不久, 因肺癌过世。当时方正没有成年, 她母亲被安排了工作,退休前在街道办。他是靠着父亲的抚恤金一直读书,而后也是因为他父亲受到庇护。

这人虽然当着官, 但在街坊邻居的嘴里是个挺好的人,也是一个反面教材,因为大龄而未婚。

据桐桐打听来的消息,关于大龄未婚这件事, 解放邻居没有一个说这是因为方正的, 只说方正的母亲特别的挑剔难伺候。

有人说方正在读大学时候处的一个,就没能成,肯定是跟他妈有关系。后来, 不管谁给介绍, 介绍的对象有多好, 有多合适, 这方老太太都能挑剔出姑娘的不好来。

这个矮了, 那个高了,这个瘦的像竹竿,那个走路重心偏,这个一笑露牙龈,那个看人的时候眼白多……挑剔的出了名了。

桐桐给出的结论是:老太太也不容易,估计心里知道怎么回事,但是没有挑破。为了给儿子未婚打掩护,为了不叫人想到他儿子背后跟成分不好的女人来往,她把苛刻做到了极致。宁肯背着她的挑剔耽搁了儿子的婚事,也不叫人多想。

果然,三十多了,条件不错,但就是没结婚,没有一个人觉得这是方正的问题。

找出这个人……揭穿吗?

这是胁迫!

这件事能暗中帮着遮掩,但绝不能挑破。

四爷说的就是公事,把建厂的事说了,但是有两件事需要上级部门帮助:“第一,我们需要其他兄弟单位的具体信息,哪个厂需要什么样的设备,多大的设备。这得事先去考察。而我们对本市所辖尚且不清楚,急需这份名单。更需要上级部门下函帮我们从中联络。”

方正就取了工作笔记本,把这些都写上。

“第二,人手!招工需要一部分人,这是最不缺的。但是最缺的是懂机械的人。不管是老师傅,还是工程师,都是我们急需的人手。需要从相关单位里抽调。”

方正的手微微一顿:人手?机械工程师?

他抬头看坐在对面的年轻人,目带深意。

四爷由他打量:“……方主任,我能想到的暂时就这两点。您放心,我们一定人尽其才。到时候也请您常去视察工作。”

又是一个‘人尽其才’!

方正不回避了,直接问说:“听说你们打算把教堂该成家属区?”

“对!房舍完整,配套检修后还能用。再加上胡同的最里侧,打通之后通外面的主干道,地理位置优越。”说着,就笑了起来,“之前都在传那里有什么资本家姨太太留下的家私,而今呀,我们把地方一清理,什么也没有!道听途书的事,总有人把以前的经历编成故事,糊弄人的。”

方正:“……”姨太太?家私?有人把以前的经历编成故事?

这是传这话的人一定是知道齐维的来历,且以前在齐家做过工。他一直留意齐维的动向,这才故意放出的消息。

方正便知道这背后作梗的人是谁了。

他不动声色,问说:“听胡同里的人都在说,那里躲着特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