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来我取了媳妇,就不用妈缝了。”
“媳妇没义务给你缝!啥事都得自己来。”少说俏皮话哄我,“缝不好不要紧,多试几次就行了!针线包给你们带着呢,又开缝的地方自己动手。”
行!知道了。
比起小子,小意这姑娘就叫人省心多了。啥都井井有条,穿的也干干净净。
就是一见妈妈,马上嘴一瘪,就要哭出来,“上回我爸来,您咋不来。”
多一个人,回来的时候马车就挤不上了。
桐桐问说:“同学多数比你大的多,还习惯吗?”
还行!就是女生少,一个宿舍空一大半,人一少宿舍更冷了,“我晚上睡觉都不摘帽子,头冷。”
桐桐看了看,这是教室那么大的平房,一半这里面能住三十个人,现在只住五个人,还四处漏风!
“回头叫人来给你捎带几个干草包,用麻袋片给装干草当窗帘,把窗户都挡住。不透光,但也不透风。”
行!只要不透风,就都行,“四个窗户呢,有那么多麻袋包吗?”
想办法嘛,只要想弄,总有办法的。
反正是别管啥年月,供孩子上学那都是操不尽的心。
回去的时候都晚上很晚了,天下飘起了雪花。
家里光晕昏黄,一推门,暖意融融。
四爷和金福坐在外间的炕上,牡丹在灶膛前正忙着添火。
“妈——”
“妈——”
桐桐一回来,金福就下炕,给舀热水:“下次我去!这么大冷的天……”
没那么冷!她过去洗手洗脸,问这两口子,“这么晚了,还不回去?”
“妈,准备吃饭!”牡丹把篦子端出来,“等您吃饺子呢。”
啥日子呀?
“今儿是您生日呀!”
啊?桐桐看了四爷一眼,两人忘了原身的生日是事实,但是现在这日子,谁还过生日?
牡丹指了指炕上,“大姐和大姐夫今儿不得空,大姐那边有个啥接待任务,大姐夫去机械厂学习轴承去了……我大姐叫捎带了两双袜子来……”
两双新的尼龙袜子,挺难买的。
金福掏出二斤油票,“老二学习着呢,不好请假。吃午饭的时候跑出来,叫我捎带个油票。”
桐桐:“……”行吧!她只能接了。
饺子下到锅里,白面的饺子十八个,熟了之后单独放着。之后又下了一篦子,盛了满满一大盘子。
白面的只有十八个,荞麦面的饺子一大盘子。
白面的是大肉和葱做的馅儿,荞麦面的是白菜馅儿的。
桐桐看着眼前的饺子,不用问,这面和馅儿都是这两口子弄来的。
她把白面的给四爷和两孩子一人夹了三个,她自己吃九个,“吃饭!”
牡丹要推辞,金福拦了:吃吧!妈给的就吃吧。
两孩子吃的香,桐桐和四爷对视一眼,心里叹气:能咋办呢?就是这么难。
而今这时日,好似怎么努力,总是有所欠缺。才说补贴了三个小的,能往前过了。看着大的受煎熬,心里也不好受。
桐桐就琢磨,自己还是得再想个办法,再多赚一点,多一点是一点。多出来的哪怕是一点点,放在过日子上面,那都是有大用的!
当了婆婆又怎么样,快当奶奶又怎么样,只要想,这个年纪也正是闯的年纪,闯吧!
第1375章 世俗烟火(44)一更
这个年纪,这个经历,想干点啥真挺难的!
其实,要是有更好的办法,不早去干了吗?还能等到现在拼命的去想?一筹莫展这感觉吧,终于是有了体会了。
正在不知道朝哪个方向发力的时候,转机突然就来了。
场长褚东平一大早就在外面喊:“林大姐——林大姐——”
这个老褚,你比我大那么多,干嘛呀?
她从帐篷里出来,说老褚,“等嫂子来了,我可告状!像话吗?”
老褚哈哈大笑,“小林!小林!行吧。”他是安排工作的,“咱们张团长给咱们农场争取了十只绵羊,十只山羊,后天送到!咱们的开荒任务重,腾不出人手了。你组织几个不能参加重劳动的妇女同志,给咱把羊圈搭起来,随后安排人手饲养。明春咱得见到大羊群,没法子,得自己把家业做大。”
因为土质的原因,这个农场必须是综合性农场,适合种粮食的种粮食,适合种蔬菜的种蔬菜,适合水产养殖的以后要搞水产,那么适合长碱蒿的地方就得养羊群,一是改善土壤,而是叫蒿草也能带来实际的收益。
桐桐眼睛一亮:这不就来活了吗?
而今想养猪都难,因为种猪不一定能跟得上。同样的,想养羊,那么羊群自己繁殖。在各方面都跟不上的情况下,猪和羊这些牲畜并不能‘优生优育’,再加上人工干预的技术还不成熟,这就导致了肉产发展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