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速的接管了两万人马,四爷说:“王爷,您静候佳音便是。”
水溶并不,他觉得一切良好,故而,一再说:“本王久不在北境,怎可见战便躲?些许小伤,无碍!”
桐桐垂下眸子,无碍,那边就走吧。
朱鸿运等人帮着放了火药,又帮着送了消息。
水溶的亲信得的是主子的亲笔书信,又有王府大印,便按照信重所言,顺着安排好的路线走。
水崇只觉得这一路极其不顺畅,拦截的都是水溶的亲信,而他的部下,全不在这一路。
这些水崇一党的,被四爷用书信暂时调离了。这些人收到的书信并非水崇亲笔,但水崇自来也只盖私印。
四爷伪造了私印,又盖上了王府的大印,再加上之前就听说王爷遭遇不测,而今大印出现了书信上,看来此事为真。而今,王府才真的到了老王叔手里。
因着此次召见乃为了’大事‘,如何能声张?并未商量的情况下,反倒人人都以为被老叔王看重,严格的执行军令。
水崇一路不见援军,后有追兵,前有拦截,当真是狼狈已极。
什么造反?连造反的机会都没给你,就已经是穷途末路了。
前面便是两国交界,水崇回头去望:“儿啊,这一步踏出去,便遗臭万年!”
水淳跟着看过去,尘土飞扬,万马奔腾,若不往前,必死无疑。再看看只剩下的二三千人马,他扬起马鞭,催马就走:“父亲,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活着,就有机会!只要胜了,史书另写!”
豪言壮语才说完,便有箭簇急速飞来,射中水淳一目,“啊——”
“儿啊——”水崇牙呲欲裂,将儿子托付给侯孝健:“走——走——”
“老叔王,您呢?”
“老夫誓与水溶……与水溶同归于尽,为我儿清除后患——快走!”
第1192章 红宇琼楼 (134)三更
水崇乃是一员猛将!他存必死之心而来,一时无可匹敌。
阵前,冲锋陷阵者,将领也。
为将者若不能冲杀,无法服众。一如陈瑞武与牛继祖此二人一半的精力在护着北静王,如何能冲到前面去?
这一路来,桐桐与四爷共乘一骑。
桐桐在四爷身前,四爷单手控着马,手已脱力。桐桐示意他撒手:“无奈!撒手!”
四爷撒了手,桐桐俯下身,用腿和脚控着马,马儿比之前反倒是更敢冲了。
水溶便见那夫妻二人,真就冲了出去,当真就是在箭簇如雨中冲到了阵前。公主贴着马背,金镇一个探花书生,撒了缰绳不曾御马。
两马猛冲,谁也不肯避让。
水崇长矛在手,朝金镇刺了出去。公主拔出重剑,金镇抓住了公主的手,两人一起挥了出去,挡住了长矛。此时,公主撒了手,重剑到了金镇的手里。在水崇第二枪来时,金镇奋力一档,公主的手里划出了一短刃,抬手便划了出去。水崇受疼,手中的矛便失了力道,金镇重剑一挥,正中脖颈。
血喷了出来,两匹马错身而过,水崇的尸身在马上停了一个呼吸的空档,便轰然倒下!
“好”水溶大声叫好,斩草要除根,只余下水淳那一个余孽,“拿下他!”说着便下令催马:“杀——”
牛继祖急着拦:“王爷,前面便是蒙国境内,这般擅自闯过去……”
“让将士们喊侯孝健,问他……修国公府九族之命,都不要了吗?”
侯孝健惨然一笑:从逆北境,修国公府谁还可活命?
他带着水淳,越发往北逃。
四爷和桐桐未曾急着追过去,似略作调整,可带自家这五千人压根没顺着水溶这一路走,两人领着这五千人马,绕路而行。
一日之后,赶赴战场。
牛继祖看着从侧翼包抄来的五千人马,顿时喜极而泣:“王爷王爷援军到援军到”
战事胶着,人疲马乏,这五千奔袭而至,远远看起,极有威势。
冯唐喊道:“牛将军陈将军,西翼援军稍后便至某来救你”
战场之上瞬息万变,蒙将果断下令:“撤”对方只为救人,并无侵占领土之意。南朝虽内斗不止,然则,此时能来相救,可见并不到水火不容。
此战机已失,多留无意。
撤军路上,没跑出三里地,轰然爆炸。
老七窃喜:“先生,炸了炸了”
蒙军撤离的果然更加迅捷,一个呼哨的工夫,便已远去。
此一战,双方势均力敌,损失皆过半。
四爷从马上下来,叫人清理战场,这才去看水溶:“王爷为何这般冒进?”
水溶:“……”他摆摆手:“取水淳与侯孝健首级来。”
桐桐看过去,水淳和侯孝健死于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