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2437)

作者:林木儿 阅读记录

贾母被堵住了嘴,指着这混账行子竟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气的直直的撅了过去了。

贾家一时间兵荒马乱,又是请太医,又是着人去叫贾敏,说是老太太怕是不中用了。

贾敏到的时候,贾赦还跪着呢。

贾政忙忙碌碌的应酬一拨又一拨的太医,王夫人和邢夫人在床前服侍。尤氏和李纨亲自去熬药,凤姐来回调度。

贾珍和贾琏商议着,看看还能请哪个太医来。

贾敏吓的,没见人先哭了,等到了床榻前,却瞧着老太太……也还罢了。

她坐过去,老太太又哭了:“我的儿呀,我生了你们三个,就你最省心……”

“这是怎么了?”

老太太哭:“……你未出阁时,家里是何境况?而今,这家里又是何境况。”说着,指了指宝玉和几个孙女:“你瞅瞅,养的也不过是比旁人家的孩子稍微精细些,哪里比的上你当年半分?”

贾敏:“……”可那时父亲活着呢,位列朝堂,何等烜赫?而今家中子弟没出息,奈何?她就说:“您放宽心,珠儿也才二十来岁,还年轻。这已然是秀才了!”

科举是不怕晚的,那白头考秀才的都是极多的。

“而今,身子保养好了,慢慢的读着书,将来必是有前程的。好好教养宝玉、环儿,又有兰哥儿瞧着聪明伶俐,您好好的,好日子在后头呢。”

赵姨娘在门外,听了一两句,倒是对这姑奶奶侧目了起来。早前在扬州,眼里是没有环儿的。自从回了京城,倒是对环儿也宽厚。但凡送礼,必不忘了环儿那一份。

提了宝玉,提了环儿,这是个眼里放了人的。

李纨见姑母为丈夫说话,又夸儿子伶俐,微微低了头,亲自奉茶递了过去。

贾敏接了,看老太太:“一家子和和睦睦,母亲当放宽心。”

“珠儿……我是不指望了,他康健的活着,我就心满意足的。兰哥儿还小,许是会有出息,可我如何等得到。环儿上不得台面,也就宝玉……如今瞧着倒好,或是将来可为官做宰的。”

说着,拉着女儿的手:“这家里,你瞧瞧,哪个是勾着宝玉学好的?别的不提了,林姑爷探花出身,便是指点一二,宝玉便受用不尽。而今,我这做母亲的少不得求你,将宝玉带了去,莫要让他跟这些混账行子一般不成器……”

贾敏:“……”这还是要提宝玉与黛玉的婚事。

她把手收回来了,借钱的事自己可以应承,但女儿的婚事绝不行。

想到此处,贾敏的眼泪吧嗒吧嗒的掉:“母亲,女儿自问……尽孝了。宝玉父母双全,如何轮到我们老爷管教?况且,王大人在江南任上,亦是有学问有本事,舅父教导外甥乃是天经地义,这姑父……如何都得要退一射之地。

如若真带宝玉走,置二哥于何地?怕家中带累,可送至书院。便是寿哥儿,也在外附学。一则,学着交际;二则,交好同窗,互为臂助;三则,书院确有名师。

若是母亲真有心宝玉科举,此事我便应承了。若要请名师来家里,我请我们老爷举荐;若是去书院,我们老爷亲自给送去都可;便是想要给皇孙做伴读……”

贾敏咬牙道:“女儿也应承!今儿回去便去拜访公主。求公主代为斡旋,看哪个王府的皇孙身边还需要人,可送宝玉前去……”

不管是哪个,只要舍得,都可!也都可给宝玉换一份前程。

王夫人眼睛一亮,问说:“皇孙身边……是极好的!多劳……”

话没说完,贾母一下子便坐了起来,指着王夫人:“……我知道,都瞧着我多疼宝玉,容不得我们……”

贾宝玉跑过去,扑到老太太怀里,抱着老太太。

老太太一边抱着宝玉安抚的拍着,一边哭着骂:“打量我不知道你们安的是什么心肠……”

王夫人:“……”

“当那给主子做伴读是什么好去处?主子犯错,先生的板子打谁?主子闹了脾气,受过的是谁?宝玉自来体弱,如何受的住?”

王夫人:“……”回头便去跟小姑子私下说,亦或是给哥哥去信,看此事可行否?

贾敏擦了眼泪:“原来宝玉体弱呀!”那你想着配给黛玉作甚?黛玉还体弱呢?“体弱自家精心照看吧?”我更不敢带回去照料了,出了差错我如何交代?

这般体弱,书院也没法收了。

便是去做伴读,难道王府养着个病歪歪的?

贾敏起身,跟王夫人道:“倒是我粗心,竟不知宝玉体弱。之前的话便作罢吧!母亲说的对,伴读是个苦差事,就怕孩子熬不住。珠儿也是读书郎,二嫂是知道的。那读书人为了应考,是不避寒暑的。这不论读书习武,自来都是苦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