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2436)

作者:林木儿 阅读记录

林如海摆摆手:“琏儿,姑父今儿跟你多说几句。你是个有心人,当日去扬州,临行了又折返只为了送个消息,姑父一直记得你的情分。”

贾琏马上正色:“姑父有何指教,侄儿听着。”

“府里终归是大房,也终归是要传入你手里的。变卖家产还钱……嗐!一家人说这个话就见外。何况,你做不了这个主,家里的境况如何,你心中有数?”

贾琏:“……”倒也当真……不是很有数?

“按理说,以家中的产业,真不到入不敷出的份上。”林如海就说,“你不如回去查一查,看看有哪些庄子,哪些铺子连年亏损,或是哪些是刚保本,未曾盈利。

将这些梳拢起来,然后拿了地契,你姑父而今在户部说话还算话。不用银两,只管拿产业来抵债。那不赚或是亏着的产业,留着也是累赘,你而今不用,过几年怕是债没还了,产业也亏完了。”

贾琏:“………”是啊!若是有产业一直亏,或是一直不赚,亦或是赚的那么一点蝇头小利不够宴一次宾客的银钱,那这必是出了蛀虫了呀。

家中谁能贪了这银子?

除了管家的二太太也没旁人了?自家那凤辣子,就是个挂着钥匙不拿事的,她出一身的力气,到头来越管亏的越多。

姑父是提醒:而今借了债,其实是大房背债。

二房一边吞着公中的,一边又不用背负外债。这将来老太太驾鹤西去,这么一分家,二房有积蓄无数,大房背着一身的债。

这么一想,果然是不划算。

与其叫二房这么吞了,就不如把那些对大房毫无用处的产业拿来抵债。姑父看在亲戚的情分上,不会压价,还会往高折算一部分,这就算是帮了贾家大忙了。

而今这么一提醒,也是真帮了自己了。

他起身,郑重的行礼:“多谢姑父!”

“你呀,也该去你舅父家走动走动,宫里的皇后与你母亲同族……”林如海说着便是一叹,“去吧!去吧!也是可怜。”

贾琏愣了一下,不敢深问,回去便去找了父亲,将姑父之言告知。

贾赦:“……”看了儿子一眼:“契书不在为父这里。”

“啊?”

“啊!”

贾琏:“………那这……该当如何?”

贾赦沉默了,良久之后才道:“你莫要管了,我明儿去办。”

结果贾赦第二天就去了道观,找贾敬,请贾敬捉刀,写一份奏折,意思是拿不出现银,能不能请皇上稳准,用家中的产业抵债务。

皇上只要一恩准,家里谁拦着也没用。这事……办也得办,不办也得办。

贾敬乃两榜进士出身,写折子不过抬手的事。

折子一写好,贾赦誊抄,而后揣着折子往上一递,就可以了。

作为贾家名义上的继承人,他的这个权利谁也剥夺不了。偶尔用一次,其实是管用的。

第1158章 红宇琼楼(100)一更

对嘛!别说什么还不起?怎么会还不起?产业都是钱呐,一时之间不好出手,那便折算到国库里来。

尤其是江南的好地,多半都被大家族侵占了。

现在嘛,可以出手。大的庄子可以拆成小块卖,小户人家家里有个二十两银子的积蓄,那就买上一两亩上好的水田。或是家里只有中田的,可以将手中的中田卖给没土地的,再折算回来买好地。

田地是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资产,但凡有办法,都会去置办的。根本就不愁折算不成银子。

这是朝廷和下面的百姓都跟着受益的事。

正好户部还有查抄回来的,总是要处理的,那就一起处理。

皇上见了折子,果然就批了一个字——准!

折子一返回来,贾赦便拿着折子去见老太太,事就是这么个事:您看着办。

贾母气的直打哆嗦,指着贾赦:“……孽障!孽障!祖上拼了命挣来的家业,你就这么给败了。有家业在,便是拉下饥荒,十年八年,总归是有盼头的;没了家业,这一大家子吃什么,喝什么,花用什么……

你们但凡有出息,也去拼可前程去……便是没了这家业又如何?而今一个个的指着家业过活,偏这么糟践这家业……”

贾赦站在边上,垂着脑袋:“……银子不是儿子借的!几时借的,借了多少,儿子也不知晓。但而今户部催着儿子还银子……儿子也不知家里还有多少银子,够不够还……圣上让还,儿子不敢不还。

老太太也知,儿子没出息,拼不来前程,承袭的只有家业。儿子不知道除了家业……儿子还有甚?老太太若是不愿,那您进宫,许是宫里念在祖上的功劳,肯宽限些时日呢。”